编者按:
为不断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县委文明委、县民政局、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最美夕阳红 重阳话党恩”典型人物宣传报道。本次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坚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努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柯万英正向当地老人了解情况
柯万英,68岁,岳西县响肠镇人,响肠中学退休教师。现为岳西县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安徽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岳西民间文化协会会员、安徽省楹联学会会员、安徽省教育学会理事、县作家协会理事、响肠镇文物义务保护人、县政府聘请的“岳西县博物馆资料员”、《响肠镇志》主编。
柯万英长期无私奉献,服务公益事业,特别是在挖掘家乡历史、研究地方文化、宣传红色故事等方面锲而不舍,敢于创新,填补了县内相关方面的空白。人们说他是“岳西通”,是部门、村镇的“文化参谋”、“编外顾问”。同时,作为教师,他传道授业,敬业爱岗,爱生如子。
扎根本土,挖掘地方文化
柯万英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坚定地认为岳西是一方文化沃土、文明富矿,值得用毕生精力为之奋斗。任教期间,他就十分重视地方文化的收集、整理,主笔创作了《古镇响肠》《书香响肠》两部乡土教材,发行7000本,使该地村民、学生更多了解家乡历史文化,更加热爱家乡,奉献家乡。
近10余年来,他利用节假日,骑电动车,乘大巴车,走遍全县每一个村镇,阅读了300多家族谱,考证了大量碑刻,查阅了大量史料,走访了数以千计的老人,写下500余万字的采访笔记,发表了很多文章,主编多部民间文化书籍。
先后受邀参加天柱山文化论坛、山东烟台市“柳升文化研讨会”等十多个机构、单位的文化论坛、研讨会。
柯万英到响肠实地走访
不遗余力,宣传红色文化
柯万英长期挖掘、研究、整理岳西红色历史和抗战史,撰写了《请水寨暴动报告》《请水寨暴动英雄谱》《岳西抗日战争纪实》《南下干部在岳西》等红色著作。为此,他采访了20余位抗日老兵、100多位抗日老兵家属、上千位老区群众。为二百余位请水寨暴动英雄写传记、为一百余位抗日英烈写历史,为80余位南下干部做介绍。查明了7位长征老兵。
2014—2020年,为央视财经频道、安庆日报社、安徽省国土局、岳西县纪委、岳西县中医院老干部支部、响肠镇党政干部、天堂镇明德小学等多家单位义务讲解请水寨暴动红色历史。
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岳西红色历史,有中央电视台、安徽商报、安庆日报、安庆电视台、岳西电视台。多次协助县委宣传部、党校、民政局、文物局、图书馆、文化馆及乡镇做红色文化宣传。
2018年,为岳西县委党校设计请水寨暴动红色旅游路线,并撰写解说词。2019年,为请水寨暴动烈士碑林、请水寨暴动纪念馆设计并撰稿,并为实验小学、天堂镇中心学校撰写红色校史、为县消防大队撰写红色教育专栏。
柯万英在与友人交流
身体力行,服务文化建设
柯万英乐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于社会,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两次应响肠镇之邀撰稿,使响肠获“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称号,使千佛塔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为响肠镇文化长廊石刻撰稿。
2017—2020年,为岳西县博物馆(尚在建设中)、独山村史馆、新浒村史馆、水畈村史馆、王畈村史馆、 龙井村史馆、斯桥村史馆设计并撰稿。
先后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提供岳西古建筑材料料,为央视提供岳西山寨材料。给响肠镇村镇及单位干部讲“文物保护的意义”;接收香港“凤凰卫视”“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等媒体采访,讲“岳西移民史”。
热爱教育,教学成果丰富
柯万英一生从教,桃李满天下。由于他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教学成绩突出。曾承担省、市两项教学科研课题,义务主编《响中教研》七年14期,其教改思想及方法受到县内外很多学校的重视与效仿,应邀在县内外做学术交流报告7场。
柯万英尽管自己子女多、负担重,经济困难,但对有困难的学生总会毫不犹豫,慷慨解囊。从教30余年,他每年都会为贫困生交学费、赠用品。受其帮助的有储著友、陈节才、陈继文等十余人,如今都有很好的工作。
(岳西网)
(原标题:【网络中国节·重阳】柯万英: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