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边,是热火朝天。千人抢房、万人摇号,几十家开发商为了一块地,在土拍中抢破头。
另一边,又哀声一片。房企降价、房东割肉,但成交量却始终没有反应,一下子没人买房了。
整个市场仿佛不是在一个维度。

如果单从5月份的土拍表现来讲,房地产正在经历这2年来最好的复苏。
至少,围抢之类的词汇重出江湖。
我们随便找了几个典型代表的一二线城市,关于最新的土拍数据,效果是这样的:

都是一片热闹的景象,这也是事实。
但是,在详细地了解了背后的根源后,事实也许并非像表现出来的这样。
比如福州,这次5块地只有一幅是纯商住地,只有这块地吸引力75家房企。而且都以厦门国资、福州国资和央企为主。
很容易我们就能看明白,供地太少。
再比如说北京,今年已经2次供地了,总共才拍了4幅商住地。
还有厦门这样的,很多城市都是只能拿最核心的地块出来,才能提得起开发商的兴趣。
取消“竞配建”后,厦门地价回到真实价格,触顶摇号也才5万/㎡。
不像之前那样,扣除配建面积,樘月、湾玺、上城的地价都6万多了。在限价7万下,开发商为了盈利,也只能“绑定车位(80万/个)+装修包(5000元/㎡)”。但是岛外的地呢,翔安南部新城,算是重点核心区了吧。
与之一路之隔的铂悦府、国风长安、东南府,哪个楼盘不是3.6万+的地价。

但是至少这些已经是我们最近看到的,关于楼市最好的消息了。可以说近一年来,除了3月份那波“回光返照”后,楼市从未进入过回暖轨道。
尽管政策也在推、房企也在推、中介也在推、房东也在推......大家都是非常卖力。购房者“买涨不买跌”、售房者“卖跌不卖涨”,买卖双方的博弈心理是相反的。
所以越是这个时候,大家卖房的迫切感就越强烈。
比如深圳,二手房的挂牌量一直在增加。

再比如北京,二手房的挂牌量接近了12万套。

厦门也是一样,市面上的二手房越来越多。
对于岛外二手房激增,是因为很多楼盘都过了“满二”的限售期,或者达到“满五”免税期。
对于岛内二手房激增,是因为最近几年大量供地,加上新房限价,很多倾向于买新不买旧。
不过,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市场行情没有起色,于是就都着急了起来,赶紧想趁着行情的尾声跑了。
结果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你跑我也跑,最终就造成了楼市的踩踏效应。
价格越降,挂牌的越多;挂牌的越多,价格更降。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大家是不是看到过优惠力度特别大的房源,而且数量越来多。
现阶段大多数城市,楼市的行情主要是因为倒挂。
比如说,前几天说过的上海云锦东方,新房、二手房差价达到10万/㎡,这导致买到一套就能赚到2000万。
有钱不赚是傻子!
比如这个月的厦门土拍,取消竞配建后5万/㎡的地价,而限价7万多,周边二手房均价在9万多。
稳赚不赔的买卖,开发商都懂!
所以,不管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而言,最看重的就是:有没有钱赚。
这又会加深楼市的断裂。
厦门的楼市现状,有的楼盘开盘售罄,有的四五年了还在卖。
因为能赚钱的房子,能赚钱的地块,每个城市就集中在那么几个地方。
资产价值在收缩,城市核心在收缩,安全边界在收缩,这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这很残酷,但却无比的真实。因为在将来,至少好几年吧,这将是很多人,很多城市的常态。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