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城市的产业空间布局,便可窥探楼市的走向,能够明确地看到未来三五年里大量人口导入的区域。
10月21日,《厦门市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专家评审会成功举办。
这也让这一片区的发展得到广泛的关注。
同翔高新城国际方案征集
再次站在镁光灯下!
10月21日,《厦门市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专家评审会成功举办。
据了解,作为厦门首个“政府+平台公司”深度融合工作模式的市级重大片区,自7月份起,同翔高新城聚焦苏厝溪流域、城东中路两侧,重要景观门户节点和火炬市属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周边区域,向国内外设计机构(联合体),启动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规划设计国际方案征集。

图源:厦门火炬同翔高新城
评审会上,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产城人深度融合深入交流、建言献策,同时专家组对竞赛方案也进行了评审,并对参赛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
据了解,下一步,将着重在落地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形成整合方案,为同翔高新城建设成为兼具现代化国际化魅力与地域特色的产业新城提供规划支撑,全力以赴把高新城的美好蓝图落到实处。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厦门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在《通知》中,备受关注的同翔高新城、厦门科学城等被多次提及。
其中提出——
进一步盘活软件园、火炬园等重点园区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厦门科学城、同翔高新城等新建园区规划建设水平和配套功能,加强不同园区间的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打造有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业空间体系。
重点布局在同翔高新城、厦门科学城、软件园(一期、二期、三期,含开元创新社区)、火炬园(含龙头山片区)、火炬(翔安)产业区、湖里东部科技创新园、湖里创新园、海沧南部工业组团(含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中沧工业园、嘉诚工业组团)、集美北部工业区、马銮湾智慧产业组团等园区。
另外,《通知》还明确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园区载体,同翔高新城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
46.8平方公里!
最新规划出炉!
就在10月19日,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同翔高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公布。
同翔高新城作为我市唯一陆域纵深的新城,是全市目前最大的制造业发展平台,是我市产业跨岛发展、国家金砖创新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定位为创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促进,宜居宜业、职住平衡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同翔高新城规划总用地面积46.8平方公里,由同安、翔安两大片区组成,其中同安片区规划用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目前,同翔高新城正在大力实施“十百千万”行动计划,即到2025年,新城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引进超过200家先进制造业企业,达产后产值超过1500亿元,新城集聚人口10万人以上,打造高端产业集聚新高地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5年的开发建设
这里已经不同往日
此前,同翔高新城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王宇表示:
同翔高新城最需补齐的短板为人才住房、教育设施、商业娱乐等城市要素配套,以及公共交通网的建设等。
我们将正视这些短板,加速各层次人才保障房建设和分配,积极引进名校落地办学,提早进行地铁线路、BRT等公共交通网的规划和建设,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员工来新城落户。
经过五年多的开发建设,新城教育、轨道、产业、征拆等一系列工作的稳步推进,施已逐步迈向完善。根据规划,今年新城计划完成固投任务160亿元。
在教育方面,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配套中小学近十所,均为新学校,只要是住宅小区均配套学校。

交通方面,在此前的同安十四五规划中,提及拟建北站至同安同翔高新产业基地智轨工程。
十四五规划文件显示,着力引入地铁、智轨、水上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同安中心区与岛内核心区之间机动车交通40分钟通勤及公共交通30分钟通勤圈。

(此前曝光的线路走向。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规划为准)
备受同安人们关注的北起同安高新城的地铁9号线,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力争年底前开工。
可以说,在经历了多轮的发展驱动后,同翔高新城的城市界面越来越具备国际范。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