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更迭,城市板块轮动势如破竹,城市的发展模式也随之改变。
作为厦门城市发展的亲历者,我们见证了一个个板块从村落摇身变为繁华都市。
当下的厦门,也极为重视这些区域核心板块的建设。通过区域核心板块的发展吸引更多资源和人流,进而带动区域其他片区的联动发展。
就在近日,同翔高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

一般来说,城市的目光聚焦在哪里,哪里便会迎来发展机遇。同翔高新城片区作为厦门8个重大片区之一,极有可能会成为厦门城市发展建设的下一个增长极。
01
2015年初,厦门市研究提出推进“基地+新城”开发建设的决策部署,决定在同安和翔安各规划建设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促进、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产业创新基地,命名为厦门市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片区。2020年12月底更名为厦门市同翔高新城片区。
按照厦门市“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工作部署,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翔高新城)作为厦门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载体和承建省市重点项目的新空间,规划总用地面积46.8平方公里,其中工业产业用地13.5平方公里(占园区总用地的29%),由同安、翔安两个片区组成,致力于打造一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现代城市要素齐全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高新产业新城。

同安片区位于同安区五显、洪塘镇及翔安区新圩镇,北至同新路,西至同安东路,东至马新路,南至新324国道。总用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
翔安片区位于翔安区内厝、马巷镇,北至旧324国道、黄山路,西至舫山北二路、市头一路,东至莲溪,南至海翔大道。总用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
02
在招商产业定位方面,同翔高新城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眼于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动向以及国家的重大战略发展需求,结合厦门市的区位发展优势及产业特征,进行科学的产业布局规划。
同安区产业定位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翔安区产业定位为集成电路、显示面板、LED、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

全面打造产业集群。重点引进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高、新”项目,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推进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三大高端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预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孵化载体。

2021年,同翔高新城计划完成固投任务160亿元,其中计划开工项目93个,计划竣工项目18个。与此同时,今年1-8月,累计新注册企业数126个,累计注册资本34亿元……一系列招商引资项目迅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投产达效。
03
同翔高新城规划功能布局主要为打造1个新城核心功能区,5个15分钟职住一体的产城单元。
新城核心区:依托现状苏厝溪的优美自然环境,打造具有生产性及生活性服务功能的核心功能区,将商务中心、展示中心、酒店金融、购物中心、综合医院、体育中心等完善的城市载体都布置于此,服务园区居民。


交通方面,同安片区规划形成“五横五纵”主干路系统“五横”:同新路、龙泉路、洪新路、康洵路、新324国道。“五纵”:同安东路、城东中路、同翔大道、官山路、新曦大道。片区距离厦门北站23.9公里,距离高崎国际机场29.1公里,距离翔安新机场29公里,距离沈海高速翔安出入口5.8公里,距离厦门港33公里。

翔安片区规划形成“五横三纵”主干路系统。“五横”:快速路海翔大道,主干路舫山东路、内垵大道、张厝路、舫山东二路;“三纵”:快速路溪东路,主干路美上路、莲院路。片区距离距厦门北站21.3公里,距高崎国际机场27.1公里,距离翔安新机场17公里,距沈海高速翔安出入口4公里,距离厦门港30公里。

市政系统方面,同翔高新城新建设多个水厂、污水厂、供电等市政设施建设,保障园区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白石山山地公园、公婆山山地公园和苏厝溪湿地公园,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产业园区。

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同翔高新城建设龙秋公寓(2700套) 、龙泉公寓(5172套)等保障性人才住房项目,保障园区企业员工安居生活,促进产城融合,提升创业环境。

建设厦门六中同安校区、国贸学校、龙泉学校、龙泉第二小学、新厝小学、新厝中学、布塘小学、内厝中学、市头中学和火炬学校同翔校区等24所优质教育项目(共约4.8万个学位),保障园区企业员工和本地居民子女就学。

综合来说,整个同翔高新城将会变得愈发生态宜居、繁华现代化,一改往日“落寞”境遇。后期随着“跨岛发展战略”政策红利的涌现、规划蓝图落地,板块必然会迎来全新的发展,其人居价值也会进一步提升。届时无论是对于各大房企还是购房者来说,其巨大的升值潜力都极具诱惑力。
如今的价格洼地,或许就是未来的价值高地!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