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楼市新闻 > 正文

厦门房价下行 如何买房更抗跌?

2021年09月11日 19:58
唐宋 浏览数(0) 收藏 扫描到手机

  进入9月,全国楼市调控政策开启“双向调控”,明明白白地透露了下半年房地产走势——楼市“稳字当头”。

  在这种大环境下,厦门楼市开始降温,房价下行趋势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8月30日-9月5日期间,厦门新房市场价量齐跌,其中,住宅成交695套,7万㎡,环比下跌26%;成交均价32928元/㎡,环比下跌2%;

  二手房市场也不例外,立丹行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厦门二手房市场日成交均不足百套,销量已经跌至春节以来新低

  可以预见,接下来厦门房价大概率会横盘,横盘期,对于购房者而言其实是入手的好时机。

  市场进入冷淡期,预期下降后,总有业主绷不住,态度会温和起来,说不定还有议价空间;而新房市场的机会,也在增加。

  那问题也来了,碰到横盘,市场中的房子表现各不同,应该怎么选?

  记住一个原则:找抗跌性强的区域、抗跌属性强的盘。

  1

  房价下行,厦门市场分化加剧

  今年以来,厦门楼市的分化就在持续加剧,购房者用脚, 在市场中投下了宝贵的一票,也迅速为我们划分出了抗跌区域。

  纵观今年厦门楼市,有两大特点:

  1.置业回归岛内,岛内改善盘集中入市。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8个月中,思明区销售面积11.7万㎡,面积同比增长73%,湖里销售26.3万㎡,同比增长23%;

  2.市场的“马太效应”增强,购买力从郊区涌入新城。当前厦门早已经结束了房价普涨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板块之间的分化开始加剧,一些偏远板块,越来越冷,而一些热门板块开始集中发力。

  这种区域市场的变化,也提醒购房者,虽说当前市场整体下跌,但是这种有核心价值支撑的房子,依旧抗跌。

  2

  什么样的地段更有保障?

  因此,在购房之际,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两种情况:

  1.缺乏上涨冲劲的片区,即便是降价,也应该谨慎购买。比如同安的汀溪板块、海沧和集美的一些边缘地带;当然,一些已经涨到高位的板块,也需要慎重下手,防止高位站岗;

  2.有城市配套、总价又不高的板块,值得重点关注。比如马銮湾新城的集美片区、环东海域、厦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等。这些板块由于配套尚未完全落地,因而尚未实现板块价值的蜕变。

  就拿环东海域来说,该片区在今年以来规划落地频率加快,积极落地的配套,能够增强购房者对板块的信心,从而价值也能快速实现拉升。

  同时,相比岛外各大新城,房价相对较低,因而抗跌属性就比较强。

  就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而言,由于这里还不是厦门重点发展板块,尚处于发动前期。同时,该板块的房价也“躺平”了很久,板块内甚至还能找到2.1万/㎡的小区,缺乏下探空间。

  另一方面,该片区属于集美十四五重点发展的板块“一心两翼四片” 中的“西翼”,与当前热门的集美东部新城量级相当,“咖位”仅次于集美新城。

  同时,这里的一些配套也在默默的落地之中。比如,在今年9.8期间,该片区就有一个综合体高端综合体项目正在招商,总投资额15亿。

  因此,短期来看,这些片区的居住舒适度也许不高,但是长期而言,当配套越来越密集落地之后,层层规划综合叠加的抗跌效应,就会体现出来。

  3

  什么样的房子更有保障?

  若是中意一些配套成熟的片区,那么“稀缺性”与“流通性”则应该成为重点考虑因素。

  就稀缺性来说,在挑选房子时候,应该优先考虑一些不可再生,或者是比较缺乏的资源。比如岛内的房源,应该考虑周边的教育配套、景观资源,以及地铁等因素。

  就拿教育资源来说,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在优质学校旁边的小区的持有周期,将会被拉长,因而价值也会相对坚挺。

  另一方面,考虑房子的流通性,则应该考虑房子的品质、房龄、面积等因素。尤其是岛内的一些老旧小区,在购房之际更应该综合考量。

  例如,缺乏稀缺的配套加持,岛内的老破大,抗跌能力就会弱不少。

  由此可见,一套抗跌的房子,也并非是“够便宜”就能够抗跌。那么,你觉得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房子的抗跌性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姓名:     手机:     人数:

相关阅读更多>>
敬请网友发表评论,本站保留不刊登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最新评论 最热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建议】
图片新闻更多>>

推荐阅读

热评文章

楼市快递

分享到:
关闭
注册   
关闭
取消
已有房网论坛账号,请点此登陆
我来挑错
文章标题: 厦门房价下行 如何买房更抗跌?
我对文中这段内容有疑问:
我的意见是:
注册
您已获得XMHOUSE通行证账号,请修改账号信息:
用户昵称:
设置密码:
建议设置常用密码
我要举报的是“@宅男宅女幽默笑话”发的评论:
请选择举报类型:

提交
举报电话:4008 841 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