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全球校友招商大会召开。(记者 黄嵘 摄)
昨日上午,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全球校友招商大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来自五湖四海的厦大企业家校友代表、校友会代表等近千名校友汇聚,共同谋划厦门与厦大崭新未来。会上,32个厦大校友招商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439亿元,全方位提升城市发展动力。
此次厦大百年校庆,全球校友积极响应号召,抱团聚力回报母校、建设特区。厦门市各级各部门也进一步强化校友招商工作,掀起厦门对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又一波热潮。
纵观签约项目,无论是产业体系还是产业结构,都具备很强的战略价值,对赋能厦门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其中,云天二期——云天半导体三维晶圆级封装测试项目,瞄准的就是集成电路这一“卡脖子”领域。据了解,该项目正在启动云天二期规划建设,落地海沧半导体产业基地,计划用于扩建晶圆级封装生产线,建成投用后公司将具备从4寸、6寸到8寸、12寸全系列晶圆级封装能力。项目创始人于大全,是厦大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
此次签约的校友项目中,阿塔云科技集团计划投资5亿元,在厦门设立阿塔云科技东南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集产业赋能、产业投资、人才引进、企业孵化、技术升级、场景示范等发展要素于一体的数字经济创新研发载体。这一项目的副总裁吴敏正是厦大经济学院经济学研究生。
厦门正着力向打造中国生命科技之城的目标迈进。昨日签约的多个生物医药项目将给厦门发展添能赋势。其中,厦大生物系校友赵海英作为加拿大新格诺康生命科学公司中国区代表,将新格诺康中国总部“落子”海沧,计划建设成为蛋白质工程技术和靶向药物研发平台、小分子靶向药物开发技术平台。
据悉,昨日签约的32个厦大校友招商项目计划总投资439亿元,其中,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318亿元,覆盖投资、半导体、生物医药、酒店、现代物流等行业领域。
据悉,从初次提出“南强兴鹭”计划到4月5日,入库的校友招商项目已达511个,计划总投资额1647.24亿元。其中,策划项目118个,意向项目43个,在谈项目72个,落地项目278个,已落地项目总投资652.62亿元,共同助力厦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记者 崔昊)
【同步】
与会校友点赞
本报大型特刊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全球校友招商大会开始前,嘉宾认真阅读厦门日报推出的“智创未来”大型特刊。 (记者 郑晓东 摄)
昨日,本报与市招商办联合推出厦大百年校庆全球校友招商大会24版“智创未来”大型特刊。线上,特别制作了H5全网推送,一上线就得到广大读者、网友的热切关注,大家纷纷在各自微信群、朋友圈转发,点击数如流水般不断刷新;线下,超千份特刊同步送进校友招商大会会场,几乎人手一份,现场不时有人拿出来翻阅,仔细阅读。
“写得真好,内容很全面,很丰富。”刘学诚边翻特刊边说,他是2000级厦大工商管理专业的校友,目前正在北京从事园区管理规划,昨天他特地从北京过来参加此次招商大会。他说,这份特刊对厦门营商环境介绍得很详细,有载体建设、政策解读、产业基础、优秀企业代表,他要带回去珍藏。
来自市信息协会的薛建豪是厦大1993级电子工程专业的校友。他说,这份特刊覆盖面广,不仅有各区、各部门,还有重点企业的报道,很全面地推介了厦门的营商环境。(记者 李晓平)
“南强兴鹭”计划启动
六大措施支持厦大校友在厦发展
“厦大校友,厦门喊你回家兴业!”昨日召开的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全球校友招商大会,启动了“南强兴鹭”计划,吸引广大厦大校友积极投资厦门、支持厦门,共享“新厦门、新机遇、新发展”。
“南强兴鹭”计划的核心是校友,主题是“感恩母校·筑梦厦门”,时间不设期限。也就是说,以厦大校友为核心,厦门将提供一揽子服务保障,助力厦大校友长长久久在厦发展。
就在近日,厦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厦门大学校友在厦发展的通知》,从打造校友创新创业集聚区、加大校友创业融资支持、鼓励创设基金支持校友投资兴业、专项人才礼遇政策、健全统筹协调机制、优化校友招商服务等六个方面为校友提供暖心支持。如符合条件的厦大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高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50万元,新增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可达500万元;鼓励市产业投资基金及参股子基金,重点支持厦门大学师生和校友创业项目。同时,我市集中精力扶持做强一批“厦门大学校友创新创业园”载体,首批共推出17个园区,遍布全市六个行政区,符合条件的入园企业可享受相应园区的补贴、落户奖励、税收优惠、子女就学保障等相关政策。
记者另从厦门市招商办获悉,对回归厦门、投身厦门创新创业创富的厦大校友们,厦门将从做好人才服务、鼓励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三方面,提供贴心服务。
例如,厦门大学杰出校友返厦兴业,可按简便程序认定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并推荐参评各类人才计划;鼓励在厦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最高给予一次性300万元奖励;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方面,每年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先进成果转化项目,最多可获得配套支持1000万元;对于有用地需求的校友重点招商项目,纳入全市产业发展用地计划,优先统筹安排用地指标;对校友设立的符合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两类初创期企业,最高给予500万元投资;引导校友在厦设立股权投资类企业,最高给予经营奖励2000万元。(记者 林露虹)
【嘉宾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陈纯:
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陈纯建议,厦门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以信息技术为牵引的数字化改革,一方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推动厦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另一方面也需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高质量的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助力厦门数字经济发展。
通过校友经济,助推厦门高质量发展。陈纯说,他本科是厦门大学77级数学系控制理论专业,他愿意在信息技术的产学研相结合上积极发挥作用,为母校和厦门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记者 李晓平)
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郑立谋:
厦门是国内外英才创业创新的热土
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郑立谋说,在厦大的8年,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郑立谋说,艾德生物刚落地时,海沧医药港还是一片农场。如今,这里已经拥有数百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孵化出多家上市企业,这与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息息相关。他个人的创业经历和艾德的快速发展,是厦门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今天的厦门已经成为来自国内外英才创业和创新的热土。(记者 李晓平)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原力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创始人孙勇奎:
厦门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丰美草原”
厦大芙蓉宿舍有段佳话——同一间宿舍走出了三名院士,组成“院士三剑客”。其中的“三剑客”之一——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原力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创始人孙勇奎,昨日在大会上深情感恩母校:“身为厦大人,我感到非常自豪,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厦大恩师的悉心培育和校园里浓郁的求知氛围。”
当年,孙勇奎厦大毕业后赴美求学,之后在世界500强制药企业默沙东工作了22年。一路走来,他感慨地说,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需要人才、技术、资本,是一个长周期过程。“我们非常欣喜,厦门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丰美草原’,产业蓬勃发展。”他表示,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已成为生物科技创新强劲动力的当下,希望多方助力推动共同发展。(记者 崔昊)
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叶思宇:
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在海外学习工作多年的厦大人,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叶思宇感念母校的一切。
叶思宇于花甲之年回国创业,带领技术团队进行燃料电池膜电极国产化,为国家的新能源发展探索独立自主的创新道路。
当前,厦门加大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布局,叶思宇详细了解了厦门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认为厦门在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化方面大有可为。
此次被聘为“南强投资顾问”,叶思宇表示将尽己所能,积极推介厦门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氢燃料电池的产学研结合,助力相关清洁能源产业的招商引资,为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记者 崔 昊)
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陈玮:
利用创投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
厦大1991级会计系校友,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陈玮在创投行业已超过20年。在这位“创投老兵”看来,厦门是科技和金融企业成长的理想之地。
陈玮建议,厦门在完善创业环境的同时,应抓住机遇,把创业投资作为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借由创业投资带来的“聪明的钱”,吸引“聪明的人”在厦落地生根。
厦门该如何支持创业投资的发展?陈玮给出了几点建议:一是鼓励引导保险、地方社保、养老金等长线资金进入创业投资行业;二是通过政府增信,鼓励创投管理机构发行中长期债券,补充创业投资资金来源;三是打通两岸资本项下资金流通渠道;四是率先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二级市场,打造全国性基金二手份额交易平台。(记者 林露虹)
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周振:
吸引和培育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用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周振的话说,他可能是厦大学籍最长的校友——在校11年,获得工学硕士、化学博士和物理学博士等学位。
在周振看来,厦门在招引千亿级大项目的同时,还应有计划、系统性地吸引和培育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这其中,至少有500个细分领域的国产化亟待突破。
“如果能找出细分的50个领域,提前布局,便可实现高质量的GDP增长。”周振同时强调,布局细分领域,要有耐心,要立足长远,制定长期的规划。(记者 林露虹)
(厦门日报)
(原标题:32个项目现场签约 计划投资总额439亿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全球校友招商大会硕果累累)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