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楼市新闻 > 正文

南北向健康步道力争2021年底一期主体建成投用

2021年03月26日 09:19
资讯中心 浏览数(0) 收藏 扫描到手机

图片来源:摄图网

  深入一线调研、协调破解难题、部署安全工作、谋划行业发展……春节后一个多月来,市市政园林局大部分干部职工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大家认为,市政园林工作点多面广,且每一项都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民生福祉,要始终保持“等不得、慢不得、耽误不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跳起摸高,不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才能不辜负老百姓的期待。

  市市政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詹艳清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当前,市市政园林局正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为契机,围绕城乡建设品质提升,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污水供水、市容环卫、燃气安全、林业生态等六大板块建管水平,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做好“山水文章” 擦亮生态颜值

  不久前,联合国环境专家来我市考察时,亲眼看到成群白海豚在海中嬉戏。“白海豚频繁出现在厦门海域,说明了我市水环境明显改善,我们治水的努力没有白费!”詹艳清欣喜地说。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空前力度推动污水处理扩容提质增效,2020年,全市问题入海排放口全部完成整改,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万吨/日,基本实现晴天污水不直排入海的目标。

  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污水处理设施“三个一百”建设工作,加快高崎、前场、大嶝等7座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推进雨污管网正本清源改造工作,推动排水管理进小区试点,不断提升我市水环境。

  ?o?Y湖是厦门的“城市会客厅”。当前,我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20字”治湖方针,有序推进?o?Y湖第五轮综合整治,将通过开展生态清淤工程、第二排涝泵站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水质,提高湖区的防洪调蓄能力。

  厦门不仅绿水长流,而且青山常在,共同构筑起高颜值城市的生态屏障。据介绍,今年,我市计划植树造林2500亩,森林抚育8000亩,有序推进东坪山等片区林相改造工作,提升森林景观质量,全力确保森林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 增进民生福祉

  春暖花开时节,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每天都迎来大量的客流。人们漫步在空中,穿梭在林中,一边欣赏城市美景,一边锻炼身体。

  詹艳清表示,我市市政园林绿化部门将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更多更优质的绿色休闲空间,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今年,全市计划完成新增或改造提升园林绿地400公顷、绿道40公里,继续推进南北向健康步道建设,力争2021年底一期主体建成投用、二期主线基本完工,同时,全力推动植物园、园博苑创建5A项目建设,陆续建成一批口袋公园,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实现“养眼养脚养心”。

  2021年大事多、喜事多,我市市政园林绿化部门将精心扮靓城市,确保高颜值环境始终在线,让近者悦、远者来。

  詹艳清介绍说,围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市政园林局将完成6个调研课题,推动6项重点任务和29个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我市还将深化垃圾分类“厦门模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垃圾分类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大力推进市政道路和市政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宜居度;推进城市供水水质提升行动,加快管道天然气建设,让市民用水用气更安全更有保障;继续推动全市市政园林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市政”,不断提升行业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增强市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人物原声

  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从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聚焦“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各项重点任务,聚焦项目中重点难点堵点,细化实化工作措施,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全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市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

  ——詹艳清

  (厦门日报 记者 吴海奎)

  (原标题:当好高颜值建设排头兵 聚力高质量发展惠民生

  ——专访市市政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詹艳清)

姓名:     手机:     人数:

相关阅读更多>>
敬请网友发表评论,本站保留不刊登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最新评论 最热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建议】
图片新闻更多>>

推荐阅读

热评文章

楼市快递

分享到:
关闭
注册   
关闭
取消
已有房网论坛账号,请点此登陆
我来挑错
文章标题: 南北向健康步道力争2021年底一期主体建成投用
我对文中这段内容有疑问:
我的意见是:
注册
您已获得XMHOUSE通行证账号,请修改账号信息:
用户昵称:
设置密码:
建议设置常用密码
我要举报的是“@宅男宅女幽默笑话”发的评论:
请选择举报类型:

提交
举报电话:4008 841 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