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楼市新闻 > 正文

没槟榔的"槟榔小区"! 厦门"名不副实"地名你被忽悠了吗

2021年01月14日 14:02
资讯中心 浏览数(0) 收藏 扫描到手机

  在厦门,你是否遇到过有些地名,想不通为什么这样命名?比如东渡在西边,湖里不见湖,槟榔小区没槟榔……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因为人、事、物发生了变化,地名却延续了下来,有些是因为语言、文化的差异,还有些是因为命名者迷(pai)一(nao)般(dai)的决定。本期我们挑选了20个厦门“名不副实”的地名,不妨看下你有没有被这些地名忽悠过呢?

  01

  厦门岛西边的码头叫“东渡”(湖里区)

  东渡邮轮中心码头是游客赴鼓浪屿的主要码头。但为何东渡明明在厦门岛的西边却叫“东渡”?原来,东渡是相对对岸的海沧而言。东渡早在宋、元、明三朝,就有官方设立的渡口,与西岸的嵩屿(海沧)对渡,故称“东渡”。边上的聚落也以“东渡”为名。改革开放前,东渡较为荒凉。特区成立后,在东渡一带兴建港区、码头、居住区,东渡随之变成狐尾山至仙岳山以西的地片名。

  80年代政府在东渡兴建港区与码头(1983年厦门地图局部)

  02

  有“东门路”、“东门站”却不见东门(思明区)

  百家村有条东门路,走到底却不见“东门”。东门路原本通向中山公园东门,2000年底,因市府大道工程改造,公园东路向西拓宽,公园东门被拆除了。有趣的是,东门虽然拆除20年了,公交站“公园东门站”保留至今,不过并不在原本东门的位置,而是设在靠近二市的溪岸街口,差了300多米。

  东门路街景

  03

  “东孚”在厦门的最西边(海沧区)

  东孚街道(原东孚镇)由辖内东坂、中孚两个地名各取一字而得名。尽管地名带了“东”字,它却是厦门地理位置最西的街道,厦蓉高速“厦门西”收费站就设在东孚。更有趣的是,历史上东孚先后被同安、集美、杏林、海沧等区(县)都管辖过。东孚自古属同安县,1957年划入厦门,属郊区。1987年,郊区更名“集美区”。1996年,东孚又被划给杏林区。2003年,杏林区撤销,成立海沧区,东孚又变成了海沧区的组成部分。

  东孚街道于厦门市之位置(手绘地图制图)

  04

  “西边社”在“东边社”东边(思明区)

  厦门岛南部狮山周边曾经有两个有趣的村庄名。狮山西边那个叫“东边社”(已拆建为厦大东苑运动场),而山东边的村庄却叫“西边社”。实际上,地名命名是相对的。东边社是相对于厦港、厦大一带而言最东边,西边社则是曾厝垵的自然村,位于曾厝垵西。只是两个村庄地理位置接近,才会造成看似东西对调的情况。

  1971年地图上的东边社与西边社

  05

  厦大“大南门”不在南边(思明区)

  厦大西北角靠近南普陀寺的校门在90年代以前是进出厦大的正门,但它不叫“西门”或“北门”,却叫“大南门”。其实这个“南”并非校区之南,此门紧挨着上世纪20年代厦大内兴建的大南新村,因此校门亦以“大南”命名。由于许多人误把此门称为“南门”,造成不熟悉的人常常弄错方位。如今的大南门是2001年为迎接厦大建校80周年重建的。2017年,厦大改建演武运动场后,新建了南校门,大家可别搞混了。

  1980年厦大校园地图

  06

  “思北”不在思明区北边(思明区)

  “思北”顾名思义是“思明北路”或“思明之北”的简称,相当于老厦门讲的“浮屿”。实际上,思北并不在思明区的北部,而在思明区西部的中心位置。不过在90多年前,思明北路建成时,思北的确是在思明县城区的北部,再往北就是筼筜港了。后来由于不断填海,远离了海边。而1948-2003年,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思北属于开元区,并不属于思明区。

  厦禾路的BRT思北站(百度街景)

  07

  令人失望的“海景路”(海沧区)

  海沧区在兴港路与南海路之间有干道叫海景路(芦坑至内坑,又称“芦澳路”)。光看字面,可能以为是海边的观光道,有绝美的海景。到了实地,你会发现这条路途经厦门出口加工区,周边多为厂房。查询《地名志》,仅说以美词命名。可能是因为海沧路名的命名方式,南北向的多以“海”开头,如海富路、海裕路。不过今海景路中段在40年前依旧濒海,后来东边填出了出口加工区跟海沧湖,这一带远离了海边。

  08

  同安没有大学却有“大学村”(同安区)

  同安区东山社区的大学村(今盛之乡一带)其实和学校没有关系。这个“大学”如果用本地话念的话不念tua7 oh,而是tua7 hak8。闽南方言称简易厕所或沤肥用的粪坑为“礐(hak8)仔”、“屎礐”。“礐”与"学"在闽南话同音,“学”字较雅又是常有字,所以同安的地名“大学”有可能是“大礐”(大粪坑)雅化后来的。

  1960年同安地图上的大学

  09

  “江头”不见江(湖里区)

  江头位于厦门岛的几何中心。厦门岛海域中称"江"的也只有鹭江,与江头位置差距甚远。实际上,在筼筜港围垦之前,江头位于筼筜港内港尽头,称“港头”。因厦门方言“江”、“港”近音,后谐化为“江头”。60年代后,随着筼筜港的不断围垦建设,江头早已远离了海边。

  筼筜港未大规模围垦前,海水沿着梧村、莲坂、吕厝直至江头(1960年厦门地图局部)

  09

  没槟榔的“槟榔小区”(思明区)

  槟榔小区是厦门80年代中期填海新建的居住区,但是历史上这里并不种植槟榔树,也不是槟榔买卖的集散地,为什么命名“槟榔”呢?查询《地名志》,也找不到任何的说明。或许是80-90年代时兴以花草树木命名新居住区,如莲花、松柏等。槟榔小区内,曾经也有白兰、红桑居委会。

  槟榔路上的假槟榔树(行道树)

  11

  双十“枋湖校区”在县后(湖里区)

  2006年7月双十中学在岛内东部的新校区落成,称“双十中学枋湖校区”。事实上,这个校区位于尚忠社与下忠社之间。尚忠与下忠原是县后村(今为坂尚社区)下辖的自然村,严格意义上说校区所在地不属于枋湖村的范围。可能是由于枋湖北路延伸至此,或者是枋湖的知名度更高,双十中学厦门岛东部的校区决定以“枋湖校区”命名。

  原枋湖卢厝以东为县后村(手绘地图制图)

  12

  莲花在厦门岛西南却叫“东区”(思明区)

  很多人应该有印象以前莲花路口有一个大大的“东区”牌子。可是看地图那里还是厦门岛的西南,为什么会叫东区呢?实际上,东区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特区成立初期,厦门将旧市区以东的新开发区称为“东区”,并成立东区联合开发公司,最早的开发集中在福厦路至鹰厦铁路之间的吕厝、莲坂、莲花一带。随着厦门市区不断外扩,东区这个词不再准确,也渐渐罕用了。不过莲花路口一带的部分银行还继续沿用“东区支行”的名称。

  90年代莲花路口的“东区”招牌(翻拍《厦门日报》)

  13

  湖里、枋湖都没有“湖”(湖里区)

  厦门有不少带有“湖”字的地名,如湖里、湖边、枋湖。其实厦门是没有原生湖泊的。筼筜湖、海沧湖都是由港湾演变而来。“湖”在厦门地名中指的是周边高而中间低且平坦的地方。湖边社(今上湖、下湖)周边原本也没有湖泊,只是一片低洼地。1960年,修建了岛内最大的水库—湖边水库,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湖边”。

  鸟瞰湖里工业区(2012年)

  14

  “湖滨片区”不是湖滨社区(思明区)

  湖滨一里至四里居住区,常被大家称为“湖滨片区”。不过,“湖滨片区”不等于“湖滨社区”,叫“湖滨”的社区位于文灶与后江埭之间,隶属开元街道。那里最早叫“后江埭”,1979年成立居委会时“抢占”了“湖滨”的名称。所以湖滨一里至四里居住区的社区后被命名为“一里社区”与“四里社区”,属于筼筜街道。四里社区内的中学叫“湖滨中学”,但小学叫“滨东小学”。因为滨东小学建成时,已经有湖滨小学了。湖滨小学位于开元街道美仁社区,曾经的确临湖,但现在因为填海与湖隔了有3-4条街。厦门没有湖滨五里(估计是因为四里以东是凤屿监狱),但却有湖滨南五里跟湖滨六里。

  湖滨地名示意图(手绘地图制图)

  15

  “蔡塘”不姓蔡(湖里区)

  在蔡塘,曾姓是大姓,为什么叫“蔡塘”呢?早年蔡塘村民的确以蔡姓为主,但在两三百年前,蔡姓族人不知何故急剧衰败,以至全无。同时,曾姓村民的祖先则从安溪县迁来落户。经过百余年发展,曾姓人丁兴旺。然而在清末村里接连发生两次瘟疫,人口剧减。民国时期,周、王、郑、李等一些姓氏因逃避抓壮丁,相继从南安、惠安、安溪等地外逃至蔡塘落户。尽管蔡姓不在,塘也消失,但是蔡塘的地名一直都没有变过。岛内类似的还有黄厝姓林,薛厝姓黄等。

  蔡塘社街景

  16

  “金鸡亭”不在金鸡亭社区(思明区)

  普光寺位于莲前西路以北卧龙晓城一带,古称“金鸡亭”。相传昔马垅社人掘地见一石鸡,乃建金鸡亭于石上。亭前井上有座桔槔,晨风每起,即自作鸣响,雄鸡随声啼叫,晓唱遂遍全市,成为“厦门小大景”之一“金鸡晓唱”。有趣的是,普光寺(金鸡亭)不在莲前街道金鸡亭社区的范围内,而在嘉莲街道莲西社区。金鸡亭社区的主体为90年代开发的金鸡亭居住区,与普光寺还隔着西林社区。

  普光寺(金鸡亭)与两社区之位置(手绘地图 制图)

  17

  “枋钟路”不经过枋湖、钟宅(湖里区)

  厦门高崎机场南边的大道叫“枋钟路”,顾名思义是由枋湖到钟宅的道路。不过,走在这条路上是看不到枋湖村或钟宅村的。如果说枋钟路南面的林后社属于枋湖村,路名带有“枋”字还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它的东端仅到云顶北路口(墩上)就接上了环岛东路,实际离钟宅还有一段距离。或许是后来规划发生了变化,造成了枋钟路名不副实。南边的枋湖北二路连接了枋湖与钟宅,反而更适合称为“枋钟路”

  枋钟路、枋湖北二路示意图(2006年厦门卫星图)

  18

  “百家村”不是村庄(思明区)

  思明区开元街道有一个地名叫百家村。虽然地名有一个“村”字,不过它可不是村庄,而是厦门最早的安置小区与有规划的新区之一。1927年,为兴建厦门第一座公园—中山公园,政府第一次在公园东门外原深田内的旷野大面积兴建平方住宅,用于安置原居住在公园片区的百来户住家,因此得名“百家村”。

  90年前百家村的安置房

  19

  马垅与“马”无关(湖里区)

  马垅(又作“马垄”)位于殿前以南,塘边以北,是嘉禾路上地势最高的地方。“垅”是田丘的意思。从字面上看,此田可能与马或者马姓有关,非也。马垅最早叫做“尾垅”。据说古时候殿前有个姓陈的地主,田地很多,从殿前一直延伸到与塘边交界的地方,而其中最尽尾的一丘田垅称为“尾垅”,即现在马垅一带。因为厦门话“马”、“尾”同音,后来被雅化成为“马垅”。新中国成立后,马垅因设有亚热带作物试验场而变得重要,由一个小村庄变成下辖5个自然村的行政村,今为马垅社区。

  马垅社入口处门楼

  20

  溪岸街比溪岸路还宽(思明区)

  在一般的认知中,路比街宽,街比路热闹。因为街为早期的集市,而路多为可通车的道路。不过现实中却有溪岸街比溪岸路还宽的现象。早期以二市为界,西为溪岸路,宽8.5米,东为溪岸街,宽仅3米。后来市府大道(公园东路)开辟后,原溪岸街拆迁,仅存溪岸路口至公园东路的一小段为旧路(启明星北侧),今公园东路以东的溪岸街为新拓宽的道路,宽12米,并向东延伸至将军祠路。如今溪岸街两侧多是大厦与居住小区,没有店铺,叫“街”有点名不副实。

  溪岸路街景(上)vs. 溪岸街街景(下)

  (厦门手绘地图)

  (原标题:厦门20个"名不副实"的地名,你被忽悠了吗?)

姓名:     手机:     人数:

相关阅读更多>>
敬请网友发表评论,本站保留不刊登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最新评论 最热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建议】
图片新闻更多>>

推荐阅读

热评文章

楼市快递

分享到:
关闭
注册   
关闭
取消
已有房网论坛账号,请点此登陆
我来挑错
文章标题: 没槟榔的"槟榔小区"! 厦门"名不副实"地名你被忽悠了吗
我对文中这段内容有疑问:
我的意见是:
注册
您已获得XMHOUSE通行证账号,请修改账号信息:
用户昵称:
设置密码:
建议设置常用密码
我要举报的是“@宅男宅女幽默笑话”发的评论:
请选择举报类型:

提交
举报电话:4008 841 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