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地块依然备受房企追捧。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国内多个城市的土地市场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挑战,厦门土地市场率先发力,推出一系列优质宅地供应市场,全年成交住宅地块共计22幅。受融资压力加大的影响,部分房企为了降低市场风险,选择以合作方式获取土地储备,联合开发逐渐增多。
住宅用地供应总面积创新高
同比涨幅近五成
2020年,厦门土地市场持续加大住宅用地供应,进而带动了市场整体成交体量的上涨。全年共计出让22幅住宅地块,计价建筑面积244.98万平方米,同比上涨49%。与年初厦门制定的268万平方米供地计划相比,完成率约91.41%,创近8年新高。
随着下半年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在岛内外优质宅地的带动下,土地供应节奏逐步加快,全年住宅用地呈放量供应态势。
在成交价格方面,2020年厦门住宅用地出让总金额达589.8亿元,同比上涨30.85%,这也是近五年来厦门土地市场成交总金额之最。
岛内思明相隔十年再推宅地
岛外供地总面积占比近九成
在“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的战略引导下,厦门积极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
得益于拆迁改造的持续推进,厦门岛内新增一批优质土地储备。在过去的一年中岛内土地市场继续加大供应力度,累计成交4幅住宅用地,建筑面积38.64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8%。值得关注的是,岛内思明区相隔十年后再次出让住宅用地。
岛外作为传统的供地大户,2020年依然是厦门土地市场的成交主力,全年累计供应住宅用地建筑面积206.35万平方米,占全市总成交量的近九成,同比增长60%。
其中,同安、翔安两区持续发力,累计供应12幅住宅用地,建筑面积146.45万平方米,全市占比超五成。海沧、集美两区共计出让6幅住宅用地,建筑面积57.85万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海沧南部新城东屿CBD的海沧H2020P01地块(建发·缦云)也是海沧湾时隔10年后再次出让住宅用地,33899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更是高于2020年岛外成交的其他所有商住地块。
优质宅地备受房企青睐
国企、央企成拿地主力
在“三道红线”的政策高压下,2020全年厦门住宅用地依然深受房企青睐,出让的22幅住宅地块均被实力房企所包揽。本土房企持续发力,成功竞得全市一半住宅用地。
其中,仅建发一家房企便夺得5幅住宅地块,联发、国贸、中骏各夺得2幅住宅地块,正荣、金茂、保利、华润、宝龙、大悦城、中海、旭辉、港中旅、恒融晨等房企分获1幅住宅地块。
不过,受融资压力加大的影响,民企拿地趋于谨慎,拿地比例有所下滑,但由于竞得多宗大体量地块,成交建筑面积仍同比上涨60.7%。央企下半年连摘5幅住宅地块,拿地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业内认为,疫情影响之下,2020年厦门推出的多幅优质地块价格都不高,是房企拿地的窗口期。不过,房企同样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因此,实力雄厚的国企、央企就成为拿地主力军。
展望2021
理性拿地成趋势
房企有望迎来
新一轮战略发展期
展望2021年,厦门将继续秉持“注重发展、保障民生”的供地方针不动摇,在供给侧持续发力,建立起精准、高效、适配的土地供应机制。
可以预见,2020年房企在拿地方面的理性回归也将继续蔓延至2021年,只要楼市、地市以及金融市场方面没有大幅度放宽的政策或利好,厦门土地市场在价格方面仍将以合理水平运行,对现金流能力较强的企业来说是比较适合增加土储的时机。
由于房企拿地逐渐回归理性,对拿地的态度也更为谨慎,不少房企在内部都提高了拿地前测算阶段的投资回报率,且资本市场环境走弱的预期依旧,2021年土地市场整体价格预计将持续走稳,市场也将迎来适合仔细甄别、抄底拿地的新一轮战略发展周期。
(厦门日报 记者 谢康)
(原标题:2020厦门出让宅地超240万平方米
●岛内思明时隔10年再推宅地 ●国企、央企成拿地主力)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