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厦门还在零星的特价式降价时,有城市已经公开降价了!而且是以官方鼓励的方式。
楼市变得越来越微妙!
01
11月18日,一条哈尔滨楼市新政的消息冲上热搜,打破了市场沉静。
据东北网报道,哈尔滨市将印发《关于疫情期间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相关政策的通知》,《通知》共计十四条扶持措施。

其中明确:“鼓励房企采取打折促销、团购等方式让利销售新建商品房;同时公积金贷款项目随时提交随时审批。”
该消息被哈尔滨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证实称“政策内容属实,现在在预热,过几天会正式对外发布”。
小编注意到,十四条新政中第十一条为:
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支持并鼓励开发企业对销售的住宅房屋、居住型公寓等新建商品房进一步让利给购房群众,在此基础上,对援鄂人员、抗疫受表彰人员等特殊贡献群体购房的,予以购房更加优惠的政策。政府将对让利企业的销售情况进行考核,给予表彰、嘉奖。
第十三条为:
对新建商品房销售下行压力较大的区及县(市),及时通报本地新建商品房库存量、销售量和下行压力等情况,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采取打折促销、团购等方式让利销售新建商品房。
另外,新政中还包括,“支持异地缴存公积金职工在哈购房申请公积金贷款,实现异地职工享有在哈市同等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等内容。
02
市场转向了吗?
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有20多城出台了调控政策,基本上以限制性为主。
比如打响第四季度调控的绍兴和徐州,前者提出“预售不得高于申报价格对外销售”,后者则强调“备案价格一年内不得调整”。
再比如,第一个出台推出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城市厦门,要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年度涨幅不超过5%”。
与以往稳楼市的调控政策不同,此次哈尔滨“十四条”楼市新政直接“鼓励房企让利销售”,属救市范畴。
调控政策的不同,再次表明市场已经出现了分化。
绍兴徐州等热点城市升级调控政策的出台背后,是因为楼市过热而被约谈,为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但哈尔滨的情况恰恰相反。
哈尔滨新政出台的背景,是“哈尔滨楼市遇冷”与“急需积极去库存”。
11月19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最新一期《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10月份存销比数值排名前10的城市中,包头、漳州、哈尔滨等城市位于偏高水平,其去库存周期或存销比分别为28.2、25.3和23.1个月。
此类城市去库存周期超过了14个月的合理值水平,且比绝大多数城市要高,其属于应积极去库存的城市类型。
另外,根据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指数,今年10月,哈尔滨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4%,同比上涨0.4%,环比实现5连跌。

楼市过热调控升级,楼市遇冷调控放松,这其实已经成为当下调控的典型风格,也是楼市分化的表象。
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新政是地方政府主动鼓励房企降价让利去库存的第一例。
03
说到鼓励性救市,其实环厦板块也已经出现了。
此前,漳州市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发文称,鼓励入区企业员工在区内购房,针对入区企业员工和厦大漳州校区在校学生出台刚性购房优惠。

在漳州开发区促进产业与房地产平稳健康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中,第六条措施提到“鼓励刚性需求,吸引产业人才”:
鼓励入区企业员工在区内购房。针对入区企业员工出台住房刚性需求优惠政策,减轻员工购房压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推动每年一定规模的产业人口入区,助力产业发展;针对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在校学生,出台刚性购房优惠政策,为区内企业后续发展储备人才创造条件;引导各房地产企业采取相对应的优惠措施,支持合理住房刚性需求,增强企业员工获得感。
虽然不是直接鼓励降价,但购房优惠政策对市场的指导意义可谓是异曲同工。
从部分热点城市的升级调控,到部分城市和区域的救市政策,不得不说,楼市分化已经愈演愈烈。热点城市房价依然涨涨涨,一些城市则陷入盘整。
其实,从因城施策的要义来看,这也是必然的。
未来,随着分化的加剧,楼市局面也将出现新的变化。大到城市,小到板块,房价都有可能呈现不一样的结局。
其实,买房人应该理性看待,房价有涨就有跌,有地方涨也有地方降。
————精彩服务————
如果大家对以上资讯有疑惑,或者有买房疑问需要咨询,复制添加微信:xmhouse59,我们将为你答疑解惑、争取更多的优惠。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