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有着积极借鉴价值的传统,“新乡贤文化”被写进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2017年中央1号文件。步入新时代,乡贤正被赋予新的内涵。为了进一步弘扬新乡贤文化、彰显人文底色,海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海沧区融媒体中心联袂推出“新乡贤、新风尚”在海沧系列报道,展现植根地方文化又富于时代精神的新乡贤风貌,激发更多的人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促进海沧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天
海沧君开讲咱海沧的新乡贤故事
主人公是东孚街道莲花社区的陈原来
他是海沧区文联副主席
东孚民俗文化艺术协会会长
“原来是你”,一语双关、幽默风趣
是大家在参观东孚乡愁馆、百姓院子之后
对他由衷的钦佩
大家发自内心的佩服
源于他长期坚守耕读传家的公益事业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播下文明的种子
这位从小就不安分守己
喜爱独辟蹊径的“油腻男”
曾经骑着自行车到处放电影
见证了辉煌的“露天影院”时代
当电影走进电影院
逐步产业化的时候
他摇身一变,转投文创产业
陈原来喜爱收藏,他把放过的电影,还有人家收藏不要的电影海报,一点一滴给它积累起来。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16毫米黑白胶片,到2000年左右的彩色电影片,他都保存着,总共有1500多部。
他还看到了城市化过程中文化传承的问题,就一心收集征拆过程中的老物件,为之后的公益事业做准备。
芸美村,陈命良先生等多人捐赠了老物件。
收藏带动了他对文化的喜爱
他认为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太重要了
便开始了自己的文化公益之旅
2014年,他组织成立了东孚民俗文化艺术协会,传承闽南文化。协会从最初组建时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
东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植根于民间的艺术土壤,然而随着部分村庄拆迁,文化资源逐渐在流失。
东孚民俗文化艺术协会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对东孚历史遗迹、风俗习惯、名人故事等进行收集梳理,会员们走村入户,记录点滴故事,整理出了厚厚一本东孚村情村史集以及十几则东孚姓氏家风家训。“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有义务好好保护与传承。”陈原来说。
传承闽南文化要“从娃娃抓起”,陈原来深知这一点。于是,协会在东孚街道文化站的支持下,开展公益培训,民俗舞蹈、踩高跷等特色课程应有尽有,很快吸引了许多大人和孩子报名参加。
协会还组建了腰鼓队、高跷队、舞龙队等12支文艺队,组织参加各类公益汇演、“文化惠民”下乡、进校活动。 比如,每年带队进晨昕学校,教孩子学习传统工艺制作。
两岸闽南文化同根同源,协会在保护闽南文化的同时,不忘推动两岸闽南文化的交流,举办两岸闽南文化进社区研习营活动,促进两岸闽南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互动。
文化要通过体验来加强对它的理解与喜爱,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文化自信。东孚民俗文化艺术协会成立以来,通过举办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群众参与其中,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他们对闽南文化的兴趣,提高了文化自信。可以这么说,东孚民俗文化艺术协会就是弘扬闽南文化、本土文化的推手。
乡愁馆
2017年,在东孚街道文化中心二楼,陈原来在这里打造了一间乡愁馆,琳琅满目的老物件,大多是他个人收藏的,也有台湾洪明章先生的友情支持。该馆免费面向团体开放。
猜古董,赢烧烤
下面的老古董都是乡愁馆的
叫什么,分别是用来干嘛的?
文末留言
按留言时间顺序,答对三个以上的前5名
每人享受一份来自百姓院子价值200元的烧烤
来,一起流哈喇子
来,看图回答,按顺序文末留言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说到百姓院子
先看这段视频
2019年初,陈原来再次突发奇想,利用莲花社区的旧粮站,打造了一处“百姓院子”,充分发挥1500多部老电影的传播价值,免费放映,深受群众喜爱。
院子内的烧烤
享受童年的味道
更关键的是,百姓院子成为广大年轻人创业的舞台。传统手工、餐饮、农产品直播室……陆续进驻。
东孚街道正在打造新业态,莲花社区引进梵佑?家里甜社区电商平台,将以同等品质价更优的生活服务+模式为辖区居民谋福利。
梵佑?家里甜将围绕带货打造乡村地推带货、视频直播带货、公益文化带货等新模式。通过线上小程序让辖区居民实实在在减少生活支付,在消费中赚取利润,并体验5G无接触式购物带来的新体验;在线下店,我们将通过生活技能大比拼、烘焙系列课程、中医养生课程,插花艺术课程等项目丰富居民日常生活。
——创业青年邓立军
如今,百姓院子成了很多社团和个人的打卡地。陈原来说:先后已投入160多万元建设百姓院子,未来预计还需要投入400多万元,让耕读传家、乡村振兴更加接地气。
他说,在耕读传家的路上带动更多的人热爱文化事业,一直是他的梦想。而百姓院子,就是他正在精心打造的梦工厂!
(今日海沧)
(原标题: 厦门人打造的这个"梦工厂",1500部老电影免费看??)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