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逆势发展
海沧区对接帮扶积石山县再添新动力
今年以来
海投集团在积石山陆续新增5家扶贫车间
带动了当地近500人就业
新增建设的5家扶贫车间,分别是关家川海投雨具加工基地、安集雨具加工中心(包含安家湾村雨具扶贫车间、红坪村雨具扶贫车间、钭家山村雨具扶贫车间)、刘集雨具扶贫车间。
47岁的闵哈付赛
听力障碍语言障碍者
是海投雨具加工基地车间的一名工人
每个月领到钱后交给老公
和儿媳妇一起去买新衣服、化妆品

闵哈付赛(右)正在与车间管理人员黄晓蝶交流
闵哈付赛的家
在积石县吹麻滩镇前岭村三社
建档立卡贫困户
丈夫是行动障碍者
她心灵手巧,一学就会
从事折叠伞包装工序

8月11日
在全县伞具厂家劳动技能比赛中
获得折伞组第一名
闵哈付赛现在家庭4口人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人
3个人在打工
家庭月收入超过5000元
去年已经脱贫
以前,我从来没有单独出过家门。管理人员教我技术,帮助我。我已经来了2个多月。如果没有这个工厂,我就没工作,没收入,还是得待在家里。我不知道如何说,感谢和幸福都在我心里。我要好好干,把工作做好,再拿第一名,多挣钱。
——闵哈付赛
2017年9月20日,海投集团在积石山县成立了积石山海沧产业运营有限公司,确定了“产业帮扶助脱贫”的工作方向。

2018年6月,引进了临夏州第一家东部实体企业积石山特利强雨具有限公司,开启了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临夏州转移的先河。

在此基础上,海投集团协助积石山县引进了甘肃拓奇实业有限公司、积石山县东西协作丝印有限公司、积石山县万江箱包工贸有限公司等多家雨具相关的实体企业,为积石山县构建雨具产业加工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投集团创新运用“扶贫工厂(总厂)+扶贫车间(贫困村加工点)+贫困户(散户)”的扶贫新模式,在积石山县设立一批乡村扶贫车间,通过简单的加工工序,规范的产业培训带动贫困群众的就业热情,培养贫困群众基本的产业素养。

海投集团驻积石山县的同志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走访了积石山县17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

积石山县平均海拔2700米,各个村落星星点点的坐落在一个个山头上,从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直线距离只有一公里,但是你得绕到沟底再绕上山,往往要开上半个小时。

为了考察重点贫困村张巴村和刘王村是否适合建设扶贫车间,大家在数九寒冬跑了好几趟,山路盘旋且有积雪,一半以上的山路两边都是悬崖且没有护栏。

殷国玉笑着说:每次开这段路其他还好,就是眼睛累,只能直直的往前看,不敢看两边,我恐高……”何止是恐高呢,他的后背其实早已经湿了。

截至目前,海投集团在积石山县成立了12个乡镇扶贫车间,累计培训了近1200名贫困群众,在培训初期按照实际生产的数量贫困群众每月能领到1500元左右的收入,既学习了技能又贴补了家用。
通过产业培训让37名残疾人在雨具总厂实现就业并建立了“厦门-临夏东西协作贫困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
2017-2019年海投集团通过引进产业引进及扶贫车间建设累计实现643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产业脱贫。
2020年海投集团目前在运营的12个雨具扶贫车间就业人数达到4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2人。

雨伞厂让我这个老婆子也能挣到钱了,好滴很啊。
——何俊芳
每天中午,69岁的何俊芳老奶奶坚持缝伞。她唯一的儿子在外当兵,目前独自一人在家。
2018年,对于她来说是双喜临门,自己在雨伞厂上班了,家里的新房子在政府的帮助下也修好了,在雨伞厂上班之后,她每个月能挣到1000多的收入。

“雨具车间成立了,村里的富余劳动力都有活干,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妇女的收入提高了,地位也提高了。”冯小芳是辉光村妇女主任,现在也是海投辉光村雨具扶贫车间的负责人,缝伞车间设立后,让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妇女同胞找到了增加收入的新路子。
如今,海投集团在积石山县成立的12个扶贫车间,散落于积石山县大大小小的村落,星星点点如同一把把在积石山县贫困群众头顶的小伞,为他们稍挡风雪,为他们带来希望,带动东西协作产业扶贫工作,在西部如火如荼地快速发展。
(今日海沧)
(原标题:这种特色车间+5 !好多人挣到钱啦!)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