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楼市新闻 > 正文

全球首例!有康复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张文宏解读

2020年08月25日 14:44
今日海沧 浏览数(0) 收藏 扫描到手机

  中新社香港8月24日消息,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自欧洲返回香港后,其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再次呈阳性。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证实,该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属全球首例。

  综合无线新闻、香港01等香港媒体24日报道,被证实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为一名33岁男子,他于今年3月底确诊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复出院,8月初经英国到西班牙旅行,返回香港后接受检测再度确诊。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证实,该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显不同。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表示,对比该患者第一次及第二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有24个不同之处,且该患者返回香港再度确诊后,入院时已检测不出其体内有抗体,因此确定其为康复后再次受到感染,而非“复阳”。这是全球首例康复后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

  该团队还指出,以往就有证据显示,新冠肺炎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会在其感染数个月后逐步下降。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杜启泓认为,此次出现的二次感染病例,说明确诊新冠肺炎即使康复后,可能也并非“一世免疫”,新冠病毒或许会像流感病毒等一样,长期在人群中存在。他还表示,二次感染病例的出现也会对疫苗的研究有所启示。

  对此,该团队建议康复者应继续保持防疫意识,并考虑将来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张文宏:如果“再感染”成立,在高发和流行地区会变成常态

  8月24日,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发现世界上首例新冠肺炎康复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被《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多家媒体转载,消息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对此,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25日在其个人微博上表示,“再感染”病例非一般意义上“复阳”,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包括病毒培养,需要证实是属于核酸阳性,还是活病毒。新闻报道级别还不能提供充分的学术信息。

  但张文宏指出,“再感染”关乎免疫的持久性,也关乎未来疫苗保护的时间和重复接种疫苗的间歇时间。这次四个月后就发生再感染,还是属于个例,这个问题应该在更大的感染后人群中观察,全球目前有2200多万人感染过,如果“再感染”成立,那么在新冠高发和流行地区,再感染会成为常态。

  全文如下

  香港报道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欧洲旅游返程,再次检测核酸呈阳性,经港大微生物系测序证实,与此前感染病毒株存在差异,因此证明是“再感染”,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复阳”。

  此前大陆、香港以及国外也多有复阳报告,但多数认为属于无传染性的核酸残留,未发现有明显的传播证据,认为临床意义不大。

  此次港大证实的“再感染”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包括病毒培养,需要证实是属于核酸阳性,还是活病毒。同时彻底比较两次感染病毒的核酸全序列。这还需要看港大进一步发表的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级别的还不能提供充分的学术信息。

  美国此前也有再感染报告,最终没有全面的学术报告发表,也就不了了之。

  此前全世界关注“复阳”,就是怕“再感染”。“再感染”关乎免疫的持久性,也关乎未来疫苗保护的时间和重复接种疫苗的间歇时间。这次四个月后就发生再感染,还是属于个例,这个问题应该在更大的感染后人群中观察,全球目前有2200多万人感染过,如果“再感染”成立,那么在新冠高发和流行地区,再感染会成为常态。让我们拭目以待,同时等待港大进一步的科学报告。目前还不需要过于紧张,毕竟历史上常见的其他冠状病毒(如我们常常感染的感冒,就由普通的冠状病毒引起,目前有4种,还有3种比较厉害的是SARS、MERS和COVID-19)的感染后免疫时间都远远超过4个月。

  香港“再感染”消息若是属实,此后全球会陆续报道,毕竟这是一个人群免疫力持久性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若是此后全球还是没有陆续的个案报道,这例患者的报道也就会停留在新闻级别,而不是学术级别。

  来源:闽南网

  (今日海沧)

  (原标题:全球首例!有康复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张文宏解读)

姓名:     手机:     人数:

相关阅读更多>>
敬请网友发表评论,本站保留不刊登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最新评论 最热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建议】
图片新闻更多>>

推荐阅读

热评文章

楼市快递

分享到:
关闭
注册   
关闭
取消
已有房网论坛账号,请点此登陆
我来挑错
文章标题: 全球首例!有康复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张文宏解读
我对文中这段内容有疑问:
我的意见是:
注册
您已获得XMHOUSE通行证账号,请修改账号信息:
用户昵称:
设置密码:
建议设置常用密码
我要举报的是“@宅男宅女幽默笑话”发的评论:
请选择举报类型:

提交
举报电话:4008 841 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