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各种意外发生,楼市风云变幻莫测,房企的生存压力远比想象的艰难。
房地产行业洗牌期,每一天都有人倒下。
例如大摩广场开发商正式破产,18亿债务压身;昔日“千亿房企”泰禾集团,年内到期债务将达555.11亿...
01
7月20日,人民法院公告网发布公告:合肥骅晋达置业有限公司资不抵债,法院裁定宣告合肥骅晋达置业有限公司破产。据了解,该公司正是大摩广场开发商。

根据公告内容来看,合肥骅晋达置业有限公司债权总额为1840473496.83元,而公司的资产评估价值为1104642512.36元。
今年以来,因疫情冲击、楼市调控、金融政策不断收紧的大背景下,不少房企陷入危机。虽然首当其冲的大多为三四线小房企,但亦有中大型房企在这些突发风险之下深陷泥潭。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泰禾集团已到期尚未还款金额270.65亿元,年内到期债务将达555.11亿元。
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2020年至今,以“房地产”为关键词的破产文书信息有322条。

尽管检索出来的数字无法精准说明房企的生存状况,但不可否认的是,行业正在加速洗牌。
除了人民法院公布的破产文书之外,法拍网站上法拍房数量的增加也进一步说明了房地产行业洗牌的提速。
此前有媒体统计,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法拍房挂牌数量翻了128倍。其中2017年法拍房挂牌数量为9000套;2018年法拍房挂牌20000套;2019年法拍房挂牌50万套;到了2020年6月,法拍房挂牌数量达到116万套。

(张家港东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名下上亿资产被拍卖)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法拍房数量的增长和减少反映的应该是过去两三年的情况,法拍房数量增加表示过去两三年破产的企业变多了。人民法院公布的破产文书数量增加也一样,里面包含了破产清算组接管、申报债权、破产清算执行进度等文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最近几年破产房企数量增加的形势。
02
2020年,不少房企成交下滑,导致资金受损。随之而来的,便是房地产行业将进入新一轮大洗牌。
购房观念转变,房企分化加剧
过去在厦门买房,更多会注重学区、区域和地段,但今年开始,品牌、物业、社区环境、圈层的重要性也开始被众多购房者关注。随着购房观念的转变,楼盘之间的竞争也更多转变为品质的竞争。
而观察今年以来的厦门楼市,无论是土地市场或是高端盘的打造,多是国内一线房企在参与。经济实力不强的中小房企,生存压力将会变得更大,房企之间的两极分化也更为明显。
楼市热度出现差异化
在以上背景之下,楼市热度也随之出现极大差异化。
一类是,以岛内为首的主核心区域,优质资源集中,永远不缺客户;又如今年大热的几个岛外楼盘(马銮湾建发和玺、融创云潮府、中海·杏林鹭湾等),以品质、品牌、价格或周边配套等优势胜出,热度也很高。
另一类是,以同安汀溪、集美灌口或翔安等部分区域为代表的,新房扎堆、又无明显能打的优势,仍然很难吸客。
03
今年房企破产现象集中,重点在于:
首先,从目前的市场走向来看,包括其他行业,都有着向行业头部发展的趋势,行业集中度在逐步提高;
其次,房企是高杠杆企业,资金是首要问题。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当流向房地产的资金被严格控制,销售受限又不能及时回款,资金链就容易出问题,便会导致破产。
那么,房企压力大,生存艰难。那么,接下来房价是涨是跌?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厦门楼市的整体趋势依然稳中有进。
其次,影响房价的因素有政府调控、土地供应以及购买人群等。
今年以来,厦门接连公布人才政策利好:
2月底,厦门公布符合条件的人才就业满一年,即可在岛外购房;
6月,厦门启动“2020人才服务月”活动——针对高层次领军人才,最高可获得1亿元项目资助和1000万购房补贴;
6月28日,福建省印发《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提到,厦门和福州等城市,放宽落户门槛;针对厦门市缩短参加城镇社保年限取消连续居住年限要求;厦门市区分岛内、岛外制定梯次化落户政策。
7月,厦门市人社局就加强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发布新政策——本科留厦稳定就业符合条件,可获1万元生活补贴。
人才的进入,便会有需求,进而激发市场。
此外,土拍也是楼市的兴奋剂和风向标。
今年以来的多场土拍,总体的热度不会太低。岛内一度破新纪录,岛外破3万的地价,一方面体现出房企对于城市基本面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可看出政府有托举楼市的考虑。
不过,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以及调控之下,房地产正在向健康稳健方向发展,早已告别了激烈震荡的“疯狂期”。
而中小房企的破产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到优胜劣汰的阶段,说明这一行业正在朝着良性、稳定的发展。
最后,该买房的,还是尽量选择大品牌房企。
部分信息来源:时代财经等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