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楼市新闻 > 正文

“鸟类中的大熊猫”现身翔安 系厦今年首次观测记录到

2020年03月26日 07:08
资讯中心 浏览数(0) 收藏 扫描到手机

  黑脸琵鹭在滩涂上觅食。厦门市观鸟协会会员柯玉坤 摄

  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深入水中,一阵摇头晃脑后,将水中的美食一扫而空。这种独特的鸟类觅食方式,吸引了观鸟爱好者的注意。3月23日,观鸟爱好者在翔安大嶝桥头滩涂上,发现了两只正在觅食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黑脸琵鹭。据了解,这是今年以来厦门首次观测并记录到黑脸琵鹭。

  拍下黑脸琵鹭照片的是厦门市观鸟协会会员柯玉坤。柯玉坤表示,23日9点多,他在翔安一滩涂做海鸟观察时,无意间发现了黑脸琵鹭。“这两只有着黑色长嘴的鸟混在白鹭中觅食,它们的觅食方式与白鹭很不相同。我以前在深圳见过黑脸琵鹭,因此知道它们是黑脸琵鹭。”

  这两只黑脸琵鹭正处于繁殖期,头部、脖子有两撮浅褐色的繁殖羽,煞是好看。为了不打扰黑脸琵鹭,柯玉坤爬行了20多米,找到了最合适的拍照位置,并拍摄下几张珍贵的照片。当天下午退潮时,柯玉坤再次在滩涂上观测到黑脸琵鹭。隔天,他带着鸟类专家再次前往观测时,就没有发现黑脸琵鹭了。柯玉坤推测,这两只黑脸琵鹭应该是在北上迁徙途中,停下歇歇脚、补充体力,随后又继续北上了。

  据了解,黑脸琵鹭,又名小琵鹭、黑面鹭、黑琵鹭、琵琶嘴鹭,俗称“饭匙鸟”“黑面勺嘴”。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乐器琵琶极为相似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又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黑脸琵鹭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目前全球数量在3000只左右。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鸟类中的大熊猫 ”之称。

  去年1月,厦门市观鸟协会曾在大嶝桥头同片水域发现7只黑脸琵鹭。据厦门市观鸟协会的数据显示,在此之前,上一次记录到黑脸琵鹭出现在厦门,还是在2014年。

  (海西晨报 记者 彭怡郡)

  (原标题:“鸟类中的大熊猫”现身翔安

  这是今年以来厦门首次观测并记录到“黑脸琵鹭”)

姓名:     手机:     人数:

相关阅读更多>>
敬请网友发表评论,本站保留不刊登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最新评论 最热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建议】
图片新闻更多>>

推荐阅读

热评文章

楼市快递

分享到:
关闭
注册   
关闭
取消
已有房网论坛账号,请点此登陆
我来挑错
文章标题: “鸟类中的大熊猫”现身翔安 系厦今年首次观测记录到
我对文中这段内容有疑问:
我的意见是:
注册
您已获得XMHOUSE通行证账号,请修改账号信息:
用户昵称:
设置密码:
建议设置常用密码
我要举报的是“@宅男宅女幽默笑话”发的评论:
请选择举报类型:

提交
举报电话:4008 841 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