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厦门拟引进"智轨列车"!马路上的“巨无霸”,或将取代BRT!
(微信公众号 Yes厦门)
2008-2018
厦门BRT即将开通十周年!
BRT有望升级的"传说“有眉目了——
未来,BRT或将开跑“智轨列车”
日常运力再翻番!


昨天,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师强在“2018两岸绿色交通发展论坛”上透露:目前厦门正在考察“智轨列车”,今年将考虑建长度为3公里的智轨列车试验段,通过运行情况再决定是否推广使用。
全长30多米,外形似地铁
全电动,载客300余人
不用挖隧道,不铺钢轨
只靠识别标线,就能飞驶于路面
还具备无人驾驶技术!
智轨列车

太炫酷了有木有?!
这种科幻电影曾出现的画面
有望在厦门成为现实
▽

智轨列车“亮点”多多:
?绿色静音:它运行起来没有声音,车身下没有轨道、车上方没有“小辫子”(受电弓)。
?节能环保:使用自身电力驱动,充满电一次可跑50公里,快充10分钟可续航约25公里,最高车速70公里/小时。
?智能驾驶:其通过车载PIS、CCTV、车载GPS定位等系统与控制中心、地面信号系统双向通讯,对车辆及行驶状态实行监控。
?载量超大:三节编组智轨列车最大载客人数307人,比BRT100人的运量大,比地铁500人以上要少。
智轨列车到底是怎样
一种全新公共交通方式?
先通过一段视频感受一下吧
▽
2017年6月,全球首列智轨列车在湖南株洲首发,震惊国内外——


△智轨列车不用挖隧道,不会对城市造成影响。采用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通过识别专用车道路面上的标线,就可以行驶。

△智轨列车安全性、舒适性提升,在内部空间布局方面,增加折叠座椅,提供更多座位,最大载客数达307人。

△智轨列车长31.65米,宽2.65米,内外装饰与地铁相似,电子显示屏及时提示到站位置。

△在充电方面,智轨列车可根据不同线路及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蓄能电池的数量,保证不同线路的需求。

△增加360度环视系统和车辆雷达等安全防护设施,全面监控周围路况,驶室内司机基本全程不用操作方向盘。

最最关键的是:
智轨列车的“脚”是若干组胶轮,
它无需轨道就能跑!
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和周期!

根据湖南株洲已开通的全球首条智轨列车线路测算,其造价为每公里3000万元到4000万元,而有轨电车造价普遍在每公里1亿元以上。
目前,智能轨道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路权问题,厦门BRT拥有专有路权,许多企业都想在厦门做试点。师强透露,在5G技术的支持下,未来,厦门BRT上极有可能最先采用无人驾驶的技术。
中车株洲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的BRT最适合智轨列车,“BRT硬件指标完全符合智轨列车运行要求。”




厦门为什么要引进智轨列车?
“目前厦门BRT每天30多万人的运量已满负荷,使用智轨列车可以直接提升运力。”师强表示,地铁属于大运量,公交属于小运量,智轨列车属于中运量,引入可填补厦门公共交通中运量的空白,“我们这次不仅把车子引进来,产业也要引进来”。
除了智轨列车
厦门公共交通又传好消息:
厦门今年将建成两条公交专用道
湖滨南路、嘉禾路
只在高峰时段专用
按照计划,今年年底,我市将建成湖滨南路、嘉禾路“一横一纵”两条公交专用道。昨日,市交通运输局、公交集团透露了这一重点民生工程的建设细节。
师强介绍,我市公交车专用道只在高峰时段专用,比如每天早、晚高峰各两个小时,其余时间可供社会车辆通行。
值得一提的是:
此次公交专用道的建设
将同时引进5G技术,
让信号灯优先放行公交车
让公交真正快起来!

除了6大地铁线
厦门交通还将有更多惊喜!
让我们一同期待:
未来厦门出行更便利!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