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楼市新闻 > 正文

【长风万里·厦门经验】创新引领 “厦门样本”走向全国

2019年09月30日 18:44
资讯中心 浏览数(0) 收藏 扫描到手机

  厦门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图为位于翔安新城的洋唐居住区。(记者王火炎航拍器摄)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文/记者 袁舒琪)我市2006年就率先全国推行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被誉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厦门蓝本”。

  其实,在很多方面,厦门都创造了率先全国的“厦门样本”。譬如,厦门“多规合一”改革成为全国样本、率先全国实现“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的“厦门范本”推向全国、分级诊疗改革成为全国典范、率先全国建成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率先全国实现全民医保……厦门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创新举措不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实现“一个城市一张蓝图”绘出最美画卷

  初夏时节,海沧大屏山公园内游人如织。人们大多不知道,这里曾经要规划建设一座星级酒店。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这块土地都是作为建设用地的,项目实施似乎不存在障碍,然而在“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上,项目用地却与生态控制线产生了矛盾——它处在“一张蓝图”划定的981平方公里生态控制线内。经过协商,酒店项目被取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应作了调整,这才有了如今完整的大屏山公园。

  发展规划管目标,城乡规划管坐标,土地规划管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对症下药,率先全国启动并持续推进“多规合一”工作,通过实现系统性、整体性的体制改革,明确城市发展底线、理顺规划体系、重构空间规划秩序、形成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建成运行“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从源头上解决“规划打架”问题,避免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形成协调一致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多规合一”的基础工作,是绘出“一张蓝图”,让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林业、市政、水利、海洋等专项规划在这张蓝图上达成“共识”。近年来,我市开展了构建全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空间规划秩序工作,真正实现了“一个城市一张蓝图”。

  在厦门探索“多规合一”的初始阶段,在城市层面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将以往各自为政的专项规划冲突、矛盾置于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下,通过对各领域专项技术层面的协调探索矛盾处理方案。但是,也存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种规划并存,缺乏权威、法定的空间总体规划来统筹专项规划。新时期,我市通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各专项规划,确保各部门专项规划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编制依据,最终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当前,厦门坚持市政府统筹、多部门协作,各部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正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开展,涉及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由自然资源部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中,我市强调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强调指标、技术标准和重大要求布局的落实,通过专项规划编制形成事权对应、要素体系化、空间全覆盖、部门协调一致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厦门还敢于反其道而思之,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强化总规对专项规划的合规性审查,由市政府出台《厦门市多规合一空间规划管理办法》,强化专项规划的编前管理、批前审查、批后入库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现有专项规划都进入平台,强化总规对专项规划的合规性审查,深化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对专项规划的空间统筹职能。

  以“多规合一”为抓手推进“放管服”改革

  “这两年,我的工作越来越轻松了。”在福建省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前来办理项目环评手续的厦门象屿港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罗蓉梅说,“项目环评涉及多个部门,以前总是一个部门审批完再跑下一个部门。现在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件,20个工作日就能完成所有审批流程。”

  2014年6月,厦门全面启动“多规合一”改革,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的城市理想空间形态为指引,衔接基础数据、用地分类标准和用地边界,统一各类图纸坐标系,形成覆盖全市域城乡的一张蓝图。在此基础上,厦门更构建起一个涵盖所有项目审批部门的统一业务协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行政审批系统内实现网络互通,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跑部门变成了平台上的部门内部协调,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不少专业人士评价,实行以“多规合一”为抓手的放管服改革后,各部门在项目立项前把“该打的架”打完了,大大缩短了各个项目的前置审批时间。“以前办事人员要拿着材料送各个部门。‘多规合一’后,各部门将串联审批优化为并联审批,前置材料直接在数据库调取,办事人员享受了实惠。”

  “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系统”实施统一管理、“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如今,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所需的申请材料由373项精简至76项。审批时限再压缩,从立项到办理产权登记全过程审批时间控制在90个工作日内。

  保障房住得进又住得好圆市民安居梦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文/ 记者 袁舒琪)我市2017年创新推进的保障房地铁社区,今年全面封顶进入装修阶段。未来,由地铁站点、保障房、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组成的完整社区,将实现数以千计住房困难市民的安居梦——随着2017年5月第一个保障房地铁社区正式开工,我市拉开了探索保障房建设新模式的大幕,让老百姓对住房充满全新憧憬:不仅要“住得进”,还要“住得好”。拥有优越区位和完善配套的地铁社区,见证着厦门的改变。

  从2006年率先全国提出并大力推进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以来,通过边探索、边创新、边实践、边总结提升,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形成符合厦门实际的分层次、全覆盖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可谓“站位高、起步早、定位准、机制活、措施实、重持续、见实效”。特别是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如何解决“住有所居”的问题,不断加以完善,确保住房保障体系健康有效可持续。

  构建分层次全覆盖住房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提法源自厦门。厦门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开展住房保障工作的城市,第一个出台住房保障地方性法规的城市,第一个动工建设并交付使用保障性住房的城市,第一个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认定体系的城市,第一个建设保障性商品住房的城市……在保障住房体系建设、管理方面,厦门有过诸多“先行先试”,得到住建部高度评价:“厦门为全国提供经验!”中央多家主流媒体则多次报道住房保障的“厦门蓝本”。

  在此基础上,厦门仍在不停探索与实践。2009年,厦门出台全国首部住房保障地方性法规《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之后相继配套制定《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厦门市市级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管理办法》等多个政策文件,在住宅市场化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方式逐步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初步实现针对不同对象实行差异化的住房保障政策,逐步满足本市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

  现在,一个多层次、全覆盖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正为老百姓搭起“立体化保障网”。现有的保障性租赁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商品房等三种类型保障房,针对不同收入对象实行差异化的住房保障政策,既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又最大限度地让市民共享住房保障惠民政策。得益于厦门多层次全覆盖的保障房体系,各种层面的住房困难人群都能找到适合居住的房子。得益于不断加大的保障房规划建设力度,他们能最大限度实现“住有所居”的愿景。

  坚持雪中送炭确保居住属性

  多年来,我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始终围绕着如何解决“住有所居”这个问题,为没有经济能力或短期内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的居民提供比较稳定的居所。这主要体现在从“过渡性”向“安心居住”转变,从“福利性”向“保障性”转变,从“保低”到“保基本”转变这“三个转变”上。

  从“过渡性”向“安心居住”转变。厦门市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旨在为居民提供比较稳定的住房。譬如,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合同期一般为3年,到期可以申请续租,租住家庭经济条件发生变化的,多数可通过调整租金补助和优惠幅度,直至实行市场租金标准继续承租,让居民可以实现安心稳定居住。

  厦门的保障房政策还在全国首次提出了从“福利性”向“保障性”转变,被媒体称为全国房改的“厦门蓝本”。据介绍,厦门市的保障性住房改变过去实物分房的“福利性”,强化政府公共职能,面向社会住房困难家庭保障其基本住房需求,提供单间公寓30平方米、一房型45平方米、二房型60平方米、三房型70平方米的“小户型”住房。

  与此同时,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我市住房保障体系从“保低”向“保基本”转变,在逐步实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将非中低收入群体纳入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特别是面向非中低收入人群推出销售型保障性商品房,既满足“夹心层”的住房需求,也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起到“稳定器”作用。

  有人形象地将厦门的保障房比作“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并认为这充分体现厦门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民生的执政理念。

  【数据】

  通过“多规合一”整合大量用地

  通过“多规合一”改革,我市找出了国土、规划之间的12.4万个差异图斑,涉及306平方公里土地,最终整合并腾出55平方公里用地指标。

  厦门搭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统一管理空间规划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接入288个部门协同完成项目策划生成工作。

  建设保障性住房不断扩大覆盖面

  2006年至今,我市已完成保障性租赁房配租约3.34万套、保障性商品房配售约0.75万套、公共租赁住房配租约3.48万套(间)、经济适用房等其他政策住房0.88万套等分配工作,累计分配各类保障性住房(含期房)约8.45万套(间)。

  2017年至2020年,全市计划开工建设10万套保障性住房。自2017年以来,我市已陆续开工及续建25个市级项目。

  【荣誉标杆】

  2006年

  厦门率先探索并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被誉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厦门蓝本”。

  2009年

  厦门率先全省和全国实现了全覆盖、无缝隙的全民医保,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

  2010年

  厦门荣获中国十大会展城市、中国十大魅力会议目的地、中国会议产业年度大奖“华表奖”中国最佳绿色会议城市等荣誉称号。

  2011年

  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厦门入选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

  2012年

  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厦门被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的奖牌。

  2013年

  第四届中国国际会议产业周上,厦门荣获“2012年度中国最美会议城市”称号。

  2014年

  我市获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新经验。

  2015年

  在第八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中,由厦门市政府选送的“厦门市分级诊疗改革”项目成功当选,成为全国医改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2015年

  我市率先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并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案例。

  2017年

  厦门首条定期往返中欧直达班列开通,厦门成为首个中欧班列“全通道”沿海港口城市。

姓名:     手机:     人数:

相关阅读更多>>
敬请网友发表评论,本站保留不刊登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最新评论 最热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建议】
图片新闻更多>>

推荐阅读

热评文章

楼市快递

分享到:
关闭
注册   
关闭
取消
已有房网论坛账号,请点此登陆
我来挑错
文章标题: 【长风万里·厦门经验】创新引领 “厦门样本”走向全国
我对文中这段内容有疑问:
我的意见是:
注册
您已获得XMHOUSE通行证账号,请修改账号信息:
用户昵称:
设置密码:
建议设置常用密码
我要举报的是“@宅男宅女幽默笑话”发的评论:
请选择举报类型:

提交
举报电话:4008 841 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