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立市”的战略提出后,厦门实现了高质量港城协同发展。图为繁荣的海沧港区。 (记者王火炎航拍器摄)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文/记者 徐景明 )厦门区位条件独特,有着源远流长的对外开放合作基础,勇于担当改革试验田,厦门人秉承爱拼敢赢的精神,敢于充当时代弄潮儿。从经济特区,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多项国家重量级先行先试政策花落厦门,又从厦门走向全国。
厦门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不断实现跨越发展。作为全国唯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的陆海枢纽,厦门,正在开启新时代的新征程。
厦门将不断探索新路,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抓住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深耕改革试验田勇敢地闯
作为全国唯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的陆海枢纽,厦门这座古老的港口城市,正在开启新时代的新征程。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通信、电力、油气管网和能源、互联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重要支撑。因此,“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福建进一步扩大开放、也是厦门加快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12月,《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我市深入开展综改试验区工作的重要载体。
交通是厦门经济发展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城市经济年增速超过16%,其中,交通发展是厦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港立市”的战略提出后,厦门实现了高质量港城协同发展。一项数据显示,1983年,厦门港开展集装箱货运业务,全港当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3292标箱,2018年则为1070.23万标箱,增长3250多倍,厦门港也已成为国内排名第七、世界第十四位的国际强港。
在立体交通建设方面,厦门机场逐步成为国内重要口岸机场,去年年旅客吞吐量达2650万人次,运营境内外航线超过200条;厦门铁路枢纽开通多条中欧班列。海陆空铁共同发力下,厦门已构建了全新的国家物流新通道。
这也带来了厦门城市竞争力的不断跃升——厦门先后获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先行先试政策,厦门交通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各项先行先试政策的有力推进提供重要支撑。
综改试验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要求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进一步发挥好试验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任务也被明确:围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广度和深度,实行更高水平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深化改革试验。
创新,是关键词。有关人士指出,厦门从经济特区迈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体现了改革所必须具有的层次性、阶段性和持续性。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各项改革正向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挺进。因此,我市在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过程中,将紧密结合国家要求、区域特点和发展任务。
完成这些任务,厦门将继续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提升资源全球配置能力,加强互联互通、经贸合作、海洋合作、人文交流枢纽建设,使厦门成为内地市场和“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要素集聚地,突出“海丝”支点地位。
全方位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厦门正在进行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体制改革和创新,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去年底,厦门港开行全国首个“一带一路”航运物流品牌和平台,即“丝路海运”,首次将航运物流业各个环节上的企业拉进一个“朋友圈”,积极打造产业“生态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港航及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调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丝路海运”实现了国际一流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呼应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相关要求。“丝路海运”启动8个月,命名航线共开行1092个航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2.7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和国际中转货量增速远高于其他普通航线,分别达到10.79%和99%。
区域协同发展体现改革的广度。除了“丝路海运”这样的城市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统一发展平台,厦门也从自身层面出台各项措施推动厦台经贸合作,着眼大局大势、注重落实落细,使厦门着力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上先行先试、闯出新路,积极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大胆地改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文/记者 崔昊)营商环境的改革优化与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正在厦门交汇形成新的吸引力,为厦门城市发展插上翅膀。自2015年始,厦门大胆改革、先行先试,启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明确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跻身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行列。2018年8月,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现场会,厦门营商环境从国内22个城市中脱颖而出,位居全国第二。
紧贴群众需求,以改革为营商环境探路
人才往哪走、资金往哪流、项目在哪建,说到底就是营商环境的带动效应。持续优化改善营商环境以增进竞争优势、保持领先位势,有效激发和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已然成为厦门上下的共识,一场场打通营商环境“脉门”的提升行动在全市铺开。
针对外贸企业反映通关流程存在多次开箱查验,新设企业反映申请材料繁杂、多次往返等问题,出台具体解决措施,并在评估中核查改进落实情况,确保改革措施接地气;针对创新型产业园区服务短板,着力推进社区建设,完善人才集聚区公租房、交通出行、文化休闲、金融服务。
我市坚持以改革的办法,有效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重难点问题。我市首创“五个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这一体系被国务院认可并作为标准在全国推广;我市率先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通过该平台报关比例达97%,报检比例达100%,平台用户数超7300家,间接服务企业2.6万多家,个人用户超过6万户,服务覆盖厦门整个口岸,并复制推广到泉州、漳州、龙岩等周边地区,被商务部推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此外,在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一些“堵点”问题上,我市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深化“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改革,让“数据跑路”取代“群众跑腿”。
“需求不是一成不变,企业和群众哪里有需求,我们就要全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厦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市坚持以改革的办法破解改革中遇到的“痛点”,不断出台政策以解决企业和群众需求。
治痛点解难点,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对标一流找“支点”,改革创新治“痛点”,聚焦需求解“难点”。
在找“支点”方面,厦门找到的支点就是在国内率先参照世行指标体系,自找差距和短板,并将其作为突破瓶颈的着力点和创新创造的切入点。
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志端教授表示,当前厦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劳动力及生产资料成本低等优势已不复存在,而原来被这些优势所掩盖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就凸显出来了。“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就是要减少、消除这些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简手续、压时限、降成本、优服务以及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改善、优化措施,使投资者和企业家能更加便利、高效地投资创业。”
近年来,厦门参考世界银行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打造营商环境“厦门样本”,在降成本、压时限、优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获得电力、跨境贸易通关等方面的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通过几年的努力,厦门市营商环境从2014年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61位提高到2018年的第25位,四年提高了36位,营商环境的改善也带动了新增商事主体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依托“多规合一”改革成果,首创“五个一”项目审批管理体系,这一体系被国务院认可并作为统一的标准在全国推广,成为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的“厦门蓝本”。此外,截至目前,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的审批服务事项有97%实现网上可办,74个高频服务事项入驻“24小时不打烊”的“e政务”平台。
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闯出新天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不断探索新路,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释放市场活力;全面建设“海丝”战略支点,坚持对台融合发展,抓住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数据】
海陆空铁共同发力城市竞争力跃升
1983年,厦门港开展集装箱货运业务,全港当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3292标箱,2018年则为1070.23万标箱,增长3250多倍。
中欧(厦门)班列已开通5条国际线路,通达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
厦门机场去年年旅客吞吐量达2650万人次,运营境内外航线超过200条。
厦门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
厦门市营商环境从2014年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61位提高到2018年的第25位、四年提高了36位,营商环境的改善也带动了新增商事主体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我市率先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通过该平台报关比例达97%,报检比例达100%,平台用户数超7300家,间接服务企业2.6万多家,个人用户超过6万户。
【荣誉标杆】
1980年
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从此,厦门经济开始腾飞。
1988年
国务院批复同意厦门市实行计划单列。
1989年
国务院批准在海沧和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3年后,国务院又批准设立集美台商投资区。
1992年
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成立象屿保税区,作为特区中的“特区”,保税区承担着“先行先试”的重任。
2006年
世界银行公布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厦门被列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
2011年
国务院批准实施,国家发改委印发《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2015年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正式挂牌。
2016年
厦门市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8年
厦门市获批成为全国首批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之一。
2018年
厦门与北京、南京等22个城市一起获批成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19年
厦门市入选类型为港口型的国家物流枢纽。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