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楼市新闻 > 正文

奋斗中国人丨刘伊生:见证“中国建造”从刷新到刷屏

2019年09月27日 09:51
资讯中心 浏览数(0) 收藏 扫描到手机

  因为看了两部电影,成绩足以上清华的他坚定地选择进入北方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 留校任教三十年,学生想不到他们“温暖活泼”的“刘大大”,时时都在为应对信息时代给教师行业带来的挑战而努力。他勇闯科研的“无人区”,推动工程建设领域诸多国家政策标准从零到有,是行业特殊贡献奖的最年轻获奖者。 他是奋斗中国人,他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伊生。

  新中国70年,有这样一批实践者,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练就过硬本领,奉献青春的力量。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我们走近他们,探寻新中国前进道路上的动人侧影,讲述绘就新时代华章的奋斗故事。

  自律、严谨、低调,是刘伊生教授的日常关键词。因为《红灯记》《铁道游击队》与铁道工程结缘,毕业留校教书三十多年,奔波在三点一线兼顾多项工作忙到深夜,每一个选择都“不后悔”的背后,是扎实渊博的专业积累和对高效精准的不懈追求。

  对自己获得的荣誉一语带过,讲起中国建设的飞速发展兴致盎然,刘伊生说,离开国家需要谈个人发展是“空中楼阁”,“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中国高度”的未来,还有太多的课题需要我们探索。

  学铁道工程“苦”但“值得”

  强国论坛:上大学时为什么选择学习铁道工程专业?

  刘伊生:我中学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自己考上了大学。那个时候信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没有计算机,更没有互联网,大家对于专业、高考的相关信息掌握得很少,对上大学选什么样的专业也无法进行全面的分析。而且我们是在考之前来报志愿,不像现在是考完之后根据成绩来做分析判断,所以只是凭着一种感觉。因为小的时候看过一些电影,像《红灯记》《铁道游击队》,都和铁路有关系,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所以就选择了这么一个专业来读。后来到了北交大,才发现这是一个比较艰苦的专业。当时自己的考试成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比清华在当地的录取线高了20分,但是到现在为止也没觉得后悔过,觉得从事这个专业是值得的一件事情。

  强国论坛:当年在北京交通大学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气氛是怎样的?

  刘伊生:那时候的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和现在是没法比的。那时候8个人一个宿舍,每个墙角上下铺一组,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食堂是没有椅子凳子的,每次吃饭都是大家打完饭以后围着一张桌子站着吃。很多专业课是需要用计算器的,家里有困难的同学还要到学校去借。但是在这样一个比较艰苦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下,大家的学习气氛是非常好的。我印象特别深,77级、78级的师兄师姐们,在排队买饭的时候每个人手里面都拿着一个纸条,在背英语单词,学习非常刻苦,感觉他们希望把过去损失的学习时间给补回来。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们自己也觉得不能浪费掉宝贵的学习时间。每天早上图书馆自习室的门还没有开,很多人已经在排队等着去抢占学习座位。当时的学习气氛确实不同一般。

  教书三十年 不辍不悔

  强国论坛:为何选择留校三十多年坚持一线教学?

  刘伊生:我读硕士研究生时研究的方向是建筑管理。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我们学校新设立一个专业,当时叫建筑管理,后来按照教育部的目录调整为现在的工程管理。因为新设立专业需要补充师资,导师希望我留校来任教,自己也没有作过多考虑,就留校,没有想到一留就做了30多年的老师。我一直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么多年下来以后,没有后悔过。

  强国论坛:学生觉得您既是“严格低调”的老师又是“温暖活泼”的“刘大大”。您在与他们相处时是怎样同时做到这两点的?

  刘伊生:我自己认为做学术首先要追求严谨。这样要求自己,也要求我们每一位同学应该更加专业,要讲求严谨。我们的同学都是年轻人,他们有青春活力,也需要更多的关爱,要跟他们更好地相处。我平常组织一些打球的活动,以及我们聚餐的时候,可能通过做诗、对对子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活跃一下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学生有更好的全面发展。

  因为时代不同,我们也希望教学尽可能做一些调整,更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初当老师,可能就是背好课,上去讲完课。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新的技术不断地引到课堂中来,也要求我们老师要做一些改变。我自己的强烈感受就是对老师的挑战越来越大,老师也要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学方式,包括现在慕课、微课程、反转课堂等这类形式。

  “中国建造”刷新的不只是速度

  强国论坛:2008年,您成为中国建设监理创新发展20年特殊贡献奖最年轻获奖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刘伊生:工程监理制度是工程建设领域重要的制度,也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工程建设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获得中国建设监理创新发展20年特殊贡献奖,我自己觉得其实是行业和大家对我的一个鞭策和鼓励,希望我能在行业里更好地工作。我认为只有更努力、更好地去工作,才对得起这样一份荣誉。

  强国论坛: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几十年来,您对中国建造的发展变化有哪些切身感受?

  刘伊生: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巨大。我们的建造能力越来越强大,大家都可以看得到,比如有些超级工程,我们国家能够在这几十年内完成这些世界级水准的项目。像高速铁路代表了我们工程建设的速度和密度,港珠澳大桥代表了精度和跨度,上海中心大厦代表了高度。这些充分表现出我们国家建造能力越来越强大。

  做一个简单的比较,2000年的时候,每年新签的工程合同额是146亿美元,完成的合同额是125亿美元,到了201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2000年的16倍和13倍之多。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对外承包的能力是越来越强大。

  中国建造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口碑越来越好。拿一个简单的指标来说,工程建设领域权威的学术杂志ENR(《工程新闻记录》),对全球最强的前250家承包商来做一个排名。以前我们才入围大概二三十家,而现在每年达到六十五家左右,显然我们从实力上越来越强大,到处可以看到中国公司承接大型工程项目的身影。

  脱离国家需要的个人发展是“空中楼阁”

  强国论坛: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最让您有成就感的是什么?

  刘伊生:最有成就感的,一是每年送毕业生毕业,虽然有一些不舍,但是还是为他们的成长感到高兴;已经毕业的学生,当他们在职场上获得一定的成就,我们听到的时候也觉得非常高兴。

  第二方面,因为我经常参与行业中有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经过几年的努力,如果一个政策落地了,或者一个标准发布实施了,就觉得过去的日子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是值得的。

  强国论坛:结合自身经历,您认为年轻人应怎样处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

  刘伊生:第一步是解决认识的问题,我们不可能脱离开国家需要来单纯谈个人发展。国家需要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试想,我们这一代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大形势,如果没有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没有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发展,怎么可能谈个人的发展?不清楚国家需要什么就去谈个人发展,其实是盲目的。

  个人实现更好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没有更高的综合能力,就算是机会来了,个人发展也是空中楼阁。对年轻人来讲,刚求职就想一步跳到自己认为的“理想状态”,恐怕这种机会不是太多,还是希望大家扎扎实实地从入职开始做好一些基础工作,一步一个台阶走下去,这样未来的发展是扎实的、可持续的。

  为祖国的更好发展继续探索

  强国论坛:新中国走过70年,身边发生的哪些改变让您相信中国未来会更好?

  刘伊生: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去日本,那时候我们去坐日本的新干线,它当时的时速是240公里,相比之下,我们国内没有高铁,只有绿皮车,平均时速60公里。几十年后,我们不仅有高铁,而且我们运营的时速已经达到了350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

  现在中国整个市场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国际化,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从行业层面、从国家层面,怎么更好的治理,怎么更好地实施监管,怎么更好地建设诚信体系,都是我们要继续去探索和研究的东西。

  (人民网)

  (原标题:奋斗中国人丨刘伊生:见证“中国建造”从刷新到刷屏)

姓名:     手机:     人数:

相关阅读更多>>
敬请网友发表评论,本站保留不刊登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最新评论 最热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反馈建议】
图片新闻更多>>

推荐阅读

热评文章

楼市快递

分享到:
关闭
注册   
关闭
取消
已有房网论坛账号,请点此登陆
我来挑错
文章标题: 奋斗中国人丨刘伊生:见证“中国建造”从刷新到刷屏
我对文中这段内容有疑问:
我的意见是:
注册
您已获得XMHOUSE通行证账号,请修改账号信息:
用户昵称:
设置密码:
建议设置常用密码
我要举报的是“@宅男宅女幽默笑话”发的评论:
请选择举报类型:

提交
举报电话:4008 841 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