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厦漳泉都市圈办公室第一次主任会议召开,提到将聚焦四大功能圈建设,系统推进26项重点任务。其中就有: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合打造福厦泉科技创新走廊、三市将开展便利共享试点工作……这个集聚近2000万常住人口、2.7万亿级经济体量的都市圈,将作为福建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未来爆发力不言而喻。01
7月30日下午,厦漳泉都市圈办公室第一次主任会议召开,会上发布了厦漳泉都市圈工作机制,并通报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和重点协作项目清单,标志着厦漳泉都市圈建设进入机制健全、任务落地的实质推进阶段。
会议指出,2025年将是厦漳泉都市圈规划落地的关键一年。
厦漳泉都市圈2025年将聚焦四大功能圈建设,系统推进26项重点任务,形成机制引领、项目牵引、成效驱动的总体思路。
一是完善“通勤圈”,加快互联互通。
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串联泉州、厦门、漳州三地重要节点,推动城市群“一小时生活圈”加速成型。同时,续建厦金大桥,推进泉金高速、晋同高速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构建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

二是构建“产业圈”,增强协同动能。
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模式,提升厦漳、厦泉共建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实现土地、人才、科技等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深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联合打造福厦泉科技创新走廊,推动科技成果在圈内跨区域转化落地。

三是拓展“生活圈”,共享优质服务。
围绕教育、医疗、社保、文旅等公共服务,三市将开展便利共享试点工作。包括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医疗机构加强交流协作、打造区域影像云平台、推进第三代社保卡信息互通等,提升居民跨城生活的获得感和便利度。
四是打造“生态圈”,联手守护绿水青山。
深化九龙江流域协同治理,推动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加快厦门碳汇交易中心建设,探索海洋与农业碳汇新机制;建立区域环境监测与执法联动体系,实现跨流域生态治理“一张网”。

02
在厦漳泉都市圈的打造中,立体交通网络的打造备受关注。此次会议提及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这也就意味着该线路距离开工不远了。据悉,泉州至厦门至漳州城际铁路(R1线)全长175.04公里(泉州段71.5公里,厦门段53.4公里,漳州段50.2公里),全线设置车站30座(高架站14座、地下站16座),另预留4座车站。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为:城际铁路,列车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该项目工可投资估算总额约679.83亿元,计划工期5.5年。方案调整对比图,以最终版本为准
厦门段(6座):新高崎、蔡厝(2台2线)、洪前(2台4线)、厦门东(2台2线)、高崎、翁角路(1台2线);
泉州段(13座):泉州东、海丝公园(1台2线)、北星、东海、金崎、通港西、丰泽、池店、晋江机场(2台2线)、SM广场(2台2线)、安海(2台4线)、水头(2台2线)、石井(1台2线);
漳州段(10座):紫泥岛、角江路(1台2线)、龙海(2台4线)、漳州市医院高新、行政中心、人民广场、女排基地、西洋坪、西湖(2台2线)、金塘(1台2线)。
除此之外,厦漳的第一条地铁,厦门地铁6号线角美延伸段(漳州段)近期官宣将于2026年下半年开通运营。早前,官方网站的一份答复函透露,厦门地铁3号线的延伸线工程(南安水头)、R1线工程(南安段)、石井大道跨海大桥工程(与城际轨道R1线共用走廊)。国家发改委网站曾发布了《“五个一体化”的厦漳泉都市圈探索与实践》,文中便有提及厦门地铁4号线预留泉州接口。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争议的城际铁路R3线,可谓命运多舛,一直“停滞不前”。此前福建省发改委的一则回复中可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我省域际铁路建设规划后,我省抓紧开展厦漳城际铁路R3线项目前期工作。03
就在2024年7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厦漳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厦漳泉都市圈涵盖厦门、漳州、泉州三个设区市除华安县、永春县、德化县以外的区域。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厦漳泉都市圈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都市圈的样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末厦漳泉常住人口为1934万,厦漳泉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2.7万亿元,达到27748亿元。相信不久的将来,厦漳泉都市圈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都市圈的样板。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哟~
-End-
null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人参与